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又說精神病/耶 生

時間:2018-12-12 03:18:27來源:大公報

  近日在巴士站,都見到一個男人。

  他年約五十歲,一頭灰白鬈髮,瘦小身材,戴上一副金絲眼鏡,一派學者模樣,臉上也常掛上笑容。可是,他的嗓音大,每次等巴士期間,都會跟人講電話,他沒有拿着手機,就像在空氣中說話——不,細心一看,他不但沒有拿着手機,他連免提話筒都沒有拿,真的跟空氣說話!發現真相,我不禁提高警惕,但立刻又想,其實又有什麼危險性?他都只是自言自語而已。

  之後每天,都會見到這個人。有時他站在我旁邊,口中的話都鑽進耳裏,難怪我一直以為他在講電話,其實他話中的內容,都是向着一個人說的:「今天巴士來遲了,希望你不會遲到吧。」「昨天的功課是否做明白了?以後的功課會越來越深的。」「剛才見到綠公仔才能過馬路啊,你不要太心急。」我越聽越心酸,很明顯,他的說話的對象是兒子(或女兒),一個不再跟在身邊的孩子,再想下去,應該會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尤其看見他每天掛着的笑容,令人不忍從他沉醉的世界帶回現實。

  社會輿論對精神病人一向苛刻,源於部分有暴力傾向的病人很容易就佔據報章版面;但我們天天閱讀沒病的人的偷呃拐騙姦淫擄掠新聞,卻不會在等巴士的時候對那些低着頭玩手機的陌生人起戒心,這就是歧視了。換個角度,他們較為外露的行為,倒較一般人潛藏心內的邪惡容易掌握,你會防他突如其來的暴力,卻防不到那個拿着手機的人可能偷拍你裙底,可能偷你錢包。明明暴力的患者只是一小部分,邪惡的一般人也是一小部分,但精神病患者卻總被一竹篙打翻整船人。

  所以,當看見某某地方準備興建精神病康復中心,然後附近的居民反對的新聞,都分外討厭。我不是要做聖人,平時我在街上碰上這些病人都會有戒心,但既然每個人都懂得保護自己,又何必打擾他們治療的空間?

  而且,香港社會壓力大,誰知道自己不會是下一個患者?完善任何一個病的醫療設施,對大家都有好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