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夏衍在召喚\楊勁松

時間:2018-11-05 03:17:07來源:大公報

  十月三十日,是中國劇作家夏衍先生的誕辰紀念日,每年這一天,中國電影劇本策劃與規劃中心都會如期揭曉年度夏衍杯電影劇本徵集活動的結果,為獲獎者頒發證書、舉辦編劇論壇。

  夏公於一九○○年出生在杭州慶春門外彭埠鎮嚴家弄,本名沈乃熙,他三十五歲時首次啟用「夏衍」筆名,發表短篇小說《泡》時使用,因他的父親字雅言,夏衍便是「雅言」的杭州話諧音,隨後其《包身工》等作品正式啟用此名,這個名字載入了中國現代文學史冊。

  夏衍是左翼作家聯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中國電影戲劇與文學的聯繫貢獻最突出,他先後將茅盾、魯迅等名作《林家鋪子》、《祝福》等改編電影劇本搬上銀幕,原創或文學改編了《狂流》、《春蠶》等佳作,《義勇軍進行曲》即出自他編劇的電影《風雲兒女》,他編劇的經典話劇《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盛演至今。夏衍作品關注大時代裏普通知識分子和市民的悲歡,反映出激盪的時代洪流,昭示社會政治與革命的主題,人物生動、情感動人。

  一九四八年,夏衍在香港《群眾》雜誌開設《蝸樓隨筆》專欄,在港參與策動國民黨資源委員會主任錢昌照起義。五十年代中期,他受潘漢年冤案牽連,雖隔離審查,但仍為電影創作獻計獻策,曾用四天時間寫出了電影劇本《烈火中永生》,卻未署真名。文革結束後,夏衍陸續將自己收藏的文物、圖書、郵票等捐獻給了國家。他對子孫說:「這些東西是不能估價的,無價!留給你們沒有好處。」

  一九九六年,中國電影局、電影劇本中心、夏衍文學學會聯合創立了夏衍電影文學獎,徵集與評選優秀電影劇本,每年都收到八百部左右的劇作。每年夏公生日這天,來自全國的編劇以新作來紀念這位錢江之子,他的精神永遠在召喚年輕一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