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奇難雜症/凡 心

時間:2018-09-26 03:17:02來源:大公報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被稱「光纖之父」的高錕先生在九月二十三日去世,走在九月二十二日「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的後一天。時間的巧合,提醒坊間更關注阿爾茨海默症。

  高錕患該症已有十多年,先是記憶力減弱,後來全無,連自己的雕像也不認識,最後喪失了語言能力。一顆曾超乎常人的智慧腦袋,竟如初生嬰兒般一片空白,這讓家人和關心他的人難受。現在他終於自由了,對牽掛他的人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阿爾茨海默症過去稱「老年痴呆症」,現在的稱呼似人性化了些。其成因未明,許多名人也罹患此症,如美國前總統里根、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他們過去是人中之傑,聰明過人自不必說,治療條件按說也應不差,但醫學還是束手無策。他們最後的情景也和普通病人無異,只能引起善良觀者的一聲嘆息。

  低下階層的老百姓治療條件有限,狀況也就更不用說了。

  除了阿爾茲海默症,柏金森症也是危害人類的大疾。同樣也是原因未明,無法根治。比阿爾茲海默症更殘酷的是,柏金森患者雖手腳動作不能自主、協調,但意識清醒,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退化過程。有的病患生命可以維持很久,病人和家人所受的折磨也就可以很久。

  曾探望過一名患柏金森症的老朋友。他年輕時可說是英明強幹,現時雙手抖顫、口涎不絕。看到他第一眼時,心情真不好受。

  看到一個資料,說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在全世界有二千五百萬,中國就佔了八百萬。這是不小的數字。解決的方法只能是加大研究及藥物開發的力度,這固然是政府的責任,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也應投放巨額財力去資助相關研發。只有雙管齊下,奇難雜症方有望突破。

  高錕先生的家人深明大義,捐出了諾貝爾獎金成立了基金會,幫助得此病而有需要的病人,實是惠澤社會,善莫大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