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啟功先生的結字理論/鄧寶劍

時間:2018-09-20 03:17:14來源:大公報

  關於結字,除了黃金分割率,啟功先生還強調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先緊後鬆,先小後大。字的形狀,從鬆緊的角度看,常常是左緊右鬆、上緊下鬆;從大小的角度看,常常是左小右大。鬆和緊,說的是字形內部的疏密安排,比如「三」字一般寫作上緊下鬆,「川」字一般寫作左緊右鬆;小和大,說的是字形內部各部分的大小對比以及字形的外輪廓態勢,比如「上」字多呈「◢」勢。鬆緊、大小的變化,和書寫時的順序密切相關。寫一個字,一般是先左後右、先上後下,所以才形成左緊右鬆、左小右大等現象。另如「」,雖是左鬆右緊,似乎和前面所說的左緊右鬆不符,但是仍然符合先緊後鬆的規則。看來,先後的變化是根本性的,而左右、上下的變化只是先後的變化的不同表現而已。由於緊、小皆可謂收,鬆、大皆可謂放,所以先緊後鬆、先小後大,或可概括為「先收後放」。

  其二,沒有真正的橫平豎直。平與斜相對,說的是點畫的置向。直與彎相對,說的是點畫的軌跡。在啟功先生看來,橫畫既不平又不直,換句話說就是既斜又彎。豎畫亦不直,而呈彎曲狀。啟功先生強調了豎畫軌跡的彎曲,而沒有討論豎畫的置向問題。事實上,古帖中的豎畫亦不盡垂直,多有向左向右傾側之勢。點畫的置向和軌跡也可看作筆法的問題,啟功先生以此討論結構,亦有深意在焉。筆畫的走勢對字的間架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橫畫和豎畫,就像一座建築物的牆壁和房樑一樣。

  各家書法千差萬別,而黃金分割、先收後放、橫不平豎不直之說,旨在揭示結字的通規。當然,這些規則未必適用於所有的字形,魏晉小楷和魏碑裏很多字形的收放關係便與唐楷有別,啟功先生也談到某些唐楷字形並不那麼脗合黃金分割率。但無論如何,這幾條規則依然具有廣泛的概括性。另外,對於以奇為尚的書法家而言,這些規則也提供了有益的參照,因為看見規則才能更好地突破規則。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