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近代第一份中文報刊/管 樂

時間:2018-07-20 03:17:32來源:

  不久前出差去到馬六甲。作為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馬六甲在歷史、地理課本中是一個出現頻度頗高的地名,總是與殖民、爭奪、侵略、航海等聯繫在一起。不同喜好的人在馬六甲都可能找到各自「朝聖」的理由,歷史的、建築的、民俗的、考古的、美食的,等等。而我更感興趣的,則是當年讀新聞史時書中提到的:世界上第一份中文報章在此誕生,揭開了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發展的第一頁。

  一八一五年八月五日,由英國傳教士米憐和馬禮遜(主要負責出版)聯合創辦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以下簡稱《察》報)在馬六甲問世。創刊號的封面,正中以勻稱大方的宋體印有刊名,右端寫有「子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左下角則書創刊人筆名「博愛者纂」。刊物整體樣式採用冊頁形式,外形與中國線裝書無二。創刊號亦闡述辦報宗旨:「本報雖以闡發基督教義為唯一急務,然其他各端,亦不敢視為緩圖而掉以輕心。知識科學之於宗教,本相輔而行,足以促進人類之道德,又安可忽視之哉。」

  由此可見,這份由外國人創辦的近代第一份中文報刊不僅尊重中國傳統,還巧妙地將儒家思想與基督教義融合。有學者查閱《察》報自一八一五年創刊第一卷至一八二一年終卷(共七卷),發現每期中宣傳基督教義的文章佔總篇幅的一半,從第一卷到第四卷,直接傳教的文章較多,從第五卷開始,以寓言、比喻等間接方式傳教的文章逐漸增加,比如引用孔孟語錄及中國古代典籍,可見米憐希望借儒家之口來拉近刊物與中國讀者的距離,進而達到傳教目的。

  至於文章篇幅及表現形式上,《察》報的受眾主要為普通民眾,所以大多用白話文,以求通俗易懂,且篇幅較短,多者千字左右,少者則幾十、幾百字。而要避免枯燥的說教容易引起讀者的乏味甚至厭煩情緒,米憐還在文章的可讀性上大下功夫,認為「書所講道理,要如彩雲一般,方使眾位亦悅讀也」。 (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