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在外的德國大豬肘,早已成為來德國旅遊的遊客們必打卡的食物之一。然而,真正覺得它好吃的人並不多。最近接待了幾波來柏林遊玩的朋友,來之前點名一定要吃德國豬肘,吃完以後連連搖頭。這讓我有點困惑──以後,到底要不要帶遊客朋友吃豬肘呢?
柏林吃豬肘的餐館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特別有「遊客」和「打卡」氛圍的餐館,大多位於景點周邊;另一種則是藏在街角巷尾低調的老字號小酒館。前者一般規模較大,動輒可以接納上百人同時用餐,室內室外酒館花園都是老巴伐利亞風格。豬肘其實並不算是德國北部或者柏林的特色餐食,而是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地區的傳統特餐。除了裝修,所有的店員都會身穿名為Dirndl的民族服裝,還會有現場樂隊和伴舞,再加上人群中時不時高舉的大杯啤酒,好一番熱鬧的場景。
老字號小酒館則是另一番景象。擠擠攘攘的小酒館裏,每一個座位幾乎都背靠背,木頭桌子椅子油亮亮的甚至有了「包漿」。牆上掛着的老照片也發黃得有點看不清了,甚至還有一二十年前餐館獲獎的證書。時常會看到德國老兩口或者三五成群的老頭圍坐在一張小小的桌子面前,喝酒吃肉聊着天。我們曾看到一對老兩口在隔壁桌吃完飯,兩個人點了一模一樣的酒和主食,隻言片語地說着話,安靜地享受他們喜愛的美食。如此的小酒館顯得格外溫馨,也是另外一種「熱鬧」。
就菜式來說,最受遊客歡迎的必然是大豬肘。吃不吃得下和好不好吃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當然是要「打卡」拍照。面前一大盤豬肘,人們手拿着帶着鋸齒的餐刀,做出一副使出吃奶的勁兒切肉的樣子。連店員都早已熟知拍照時橫着拍一張,再要豎着拍一張,便於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餐館裏的傳統裝飾可謂每一個角落精心布置到位,連廁所也不例外。再加上民族服飾和現場樂隊以及伴舞,客人們手中的相機根本捨不得放下,一直在拍照。而面前的豬肘,往往簡單吃兩口,作罷。
老字號小餐館裏點豬肘的是少數,人們更喜歡容易切又容易吃的豬扒和香腸,或者是不太算是德國傳統菜式的紅酒牛肉。它們的分量相對小,輕輕鬆鬆切成小塊,入口即化,喝點小酒,好不愜意。那次偶遇隔壁桌的德國大爺喝高興了跟我侃侃而談,說到豬肘他直擺手,神神秘秘地跟我說:「德國最好吃的,其實是巴伐利亞的柏樹熏魚。那種熏香又油浸絲滑的口感,太棒了。」
我好像無意中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德國飲食秘笈,一定要找機會試一試這個傳說中的柏樹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