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HK人與事/一鑊一頓悟\黃秀蓮

時間:2022-08-03 04:24:12來源:大公报

  按下煤氣煮食爐那圓鈕,「噠噠噠噠噠」一疊連聲,是氣體直通噴嘴,打個響亮招呼。魅藍暈着橘光,火焰環形奪出,熊熊烈火,衝往鑊底。那「嫌廚房太熱,可以離開」的腔調,站在爐邊的我豈不領略?還未下油哩,熱力已漸漸輻射,從一隻生鐵鑊開始,向我逼來。而我,算不上駕輕就熟,之所以用多了炒這方法,是因為曾經站在鍾玲教授身邊,由她耳提面授,學會炒青菜。炒的奧妙,有點領略了。

  之前,我用過多少隻鑊?什麼性質的鑊?這麼想來,竟爾生了一番頓悟。

  廚藝,當然欠奉,曾經試過一次鑊燒得太紅,嘩!「搶火」,火舌跳起,跳得一呎高,嚇得我慌惶後退。驚悸的心理陰影未除,以致許多年不敢起鑊炒菜。鑊,根本不常用,偶爾用之,也不過煎煎鮮魚雪蝦,故此買鑊時便顯得草率,沒有方向,欠缺深思。

  百貨公司裏頭陳列了許多平底易潔鑊,只考量尺寸和價錢就買下了,然而沒多久,就發覺不論煎與洗都不容易,所謂易潔,不過在初用時。標榜賣點在順滑,竟像青春一晃眼就消逝了,可憐我還不幡然醒悟,下一隻鑊也是同類型的。甚至買過外國品牌奶白色為底的,一見色澤柔和,也不假思索,渾忘了「格物致知」這大道理。鑊,浸於汪汪食油,兜以稠稠芡汁,怎可能保持淨白?

  差點就可以用重蹈覆轍來形容這消費習慣,不只後知後覺,簡直是不知不覺境界混沌,咦,怎麼不改用其他呢?唉,別怪自己了,心為形役,體力不勝,哪有功夫研究鑊裏乾坤?

  如今回憶買鑊情景,才想到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其中涉及許多因素。個人而言,我中學時化學成績不錯,猶記得鐵(Fe,化學符號,來自拉丁名ferrum)特質是硬度高,傳熱快,這特質善用了便成為鑊的材料。從前大牌檔炒菜炒得活色生香,不就是因為一口大大生鐵鑊在火舌焚燒嗎?哎,易潔鑊那層薄薄貼膜根本不能接受高溫,既然不耐火,偏向火中熬?至於純粹不鏽鋼鑊,乃至不鏽鋼懸浮鑊等,堅剛耐用,不過感熱慢。生鐵如飛躍羚羊,不鏽鋼似牛仔跑步。何況,供應那方面唯利是圖,總之品牌輝煌,賣相不錯,推銷有道,就能賺錢,哪會處處體貼爐邊廚子?

  消費是自由的,沒有人強搶腰包裏的銀兩,信用卡是顧客自動奉上的。不過,消費者也不完全自由,供應什麼,就只好買什麼。噢,我這不高明的廚子,疲倦的在職婦女,在家品部燈光、冷氣、空間、擺設氛圍下,一而再陷網中而懵然不察。而鑊,一隻比一隻貴,竟接近四位數字。

  好了,終於不負當年所學,以化學科高材生姿態,在工展會攤位買了某品牌生鐵鑊了。中式鑊弧度理想,鑊鏟翻來兜去,圓順無礙,高溫下揮灑自如,得心應手呢。不過,鑊很重,難為了雙臂,又落入兩難局面了……幼時情景浮上心間,炒菜一流的順德師奶用的那隻鑊,啊,不易買到了。廉價東西,大公司不屑青睞,家品店懶得上架,那麼,要去上海街尋尋覓覓了。那天,滂沱大雨,好不狼狽才抱着鑊上車,然後用肥豬肉、韭菜開鑊,豬油濃香滿溢,鑊面烏光油亮。

  這隻鑊,其貌不揚,九十元,好用耐用。至若鑊氣,以生鐵鑊為起點,從童年回憶出發,大牌檔後鑊師傅與順德師奶的手勢匯為示範。一把青菜,在火光裏煉,在鑊鏟下轉,鑊氣修成,乃瀰漫小廚,洋溢碟上,留香齒頰,快意肝腸。

  一隻鑊,還提醒了,精明消費嘛,我何曾是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