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閒話煙雨/美在不完美\白頭翁

時間:2022-07-06 04:24:33來源:大公报

  我在羅浮宮近距離觀看過兩次維納斯像。

  《米洛的維納斯》高逾二米,豐滿的乳房,光潤的肌膚,柔韌的腰肢,嫵媚的身姿,世人對她的評價近乎絕對,美人中的絕美。現藏於維也納自然博物館中的《維倫多爾夫的維納斯》竟是公元前二萬年石灰石的雕刻,其高十一點一厘米,豐乳肥臀,是「史前之美」的代表,也是最早的「人間維納斯」。

  中國古代的文學家、藝術家也在苦苦地探索和創造一種殘缺的美,孤獨的美,遺憾的美,敗落的美,失望的美,死亡的美。

  元代的馬致遠可謂前行者,他在尋找一種心靈的美,自我的美,「軀幹」的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不在追求圓滿、團圓,不再嚮往烈焰烹油,繁花似錦。不再追求「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而是「留得殘荷聽雨聲」。像冤劇《竇娥冤》《錯斬崔寧》,鬼戲《李慧娘》都在表現一種悲劇的美,撕裂的美,扭曲的美,憤懣的美。

  八大山人筆下孤苦伶仃的一隻孤雁,淒淒慘慘,一偌大的白紙上,只有這隻幼雁,彷彿在伸頸哀鳴。一條倒懸的黑魚,翻瞪着白眼,直挺着魚身,彷彿剛剛掙扎過,連為求生掙扎的勁都沒有了,但那個世界似乎只有這一條出水之魚。畫鷹無雙腿,畫鳥無雙翅;畫魚無水,脫水之魚;畫雁無歸,孤雁南飛;畫荷無花,凸頂枯葉;畫柳無幹,一片垂枝;畫人無臉,半人半鬼;畫藤無瓜,有始無終;古廟無僧,殘牆裂瓦;畫井無水,枯樹死藤;藝術家眼中的「軀幹美」。「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對照火樹銀花,烈火烹油,鐘鳴鼎盛之家,詩書簪纓之族,賈島是何種心性,展現的是何方之美?寂靜中的美?殘缺中的美?孤陋中的美?荒僻中的美?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那該是一種不朽的美;那也是一種殘缺的美,破壞的美。

  (「軀幹之美」之下篇,標題為編者加,全文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