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柳絮紛飛/雅俗兼賞「饒館」\小冰

時間:2022-01-19 04:24:49來源:大公报

  圖:饒宗頤文化館一景。\資料圖片

  九龍區鬧市中有一塊綠洲,一個廣闊而開放的平台。饒宗頤文化館依小山包而建,舊時的建築,或紅牆紅瓦黑窗的平房,或白牆黑瓦黑窗的二層房。三萬多平方米的面積,分上、中、下三個區域,呈階梯狀錯落有致地向上分布。這是香港政府「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項目中,首批活化建築之一。

  早年這個區域是香港的邊界,館內最早的建築可追溯至「九龍關」深水埗關廠時期。「九龍關」俗稱「新關」或「洋關」,是當年廣東省海關屬下的分關,分關有多個關廠,九龍關廠於此。邊界設有稅關,有「九龍關」界石。「九龍關」之後是華工屯舍,即俗稱的「豬仔館」;「豬仔館」在數年之後被改為疫症隔離站、「荔枝角監獄」、低設防女子監獄、麻風病醫院等,至一九七五年建成精神病療養院。

  不同階段回應社會不同的需要,文化館舊址在過去一百多年裏默默守護香港,扮演過不同的角色。二○一二年六月,根據需要改為「饒宗頤文化館」並開放第一期,以後相繼建成第二期。

  饒宗頤教授是廣東潮州人,他治學於內地和香港,揚名於國際,主張「學入於藝、藝融於學」,並終身踐行。饒大師學藝雙攜,人們來這裏了解他的人生,探索他各個階段的超卓成就,也參觀他優美的書法、繪畫、文獻以及影片。

  訪客在此可以幹很多事情,不同興趣的人到來皆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並且有所收穫。除了看展覽,冬季有冬季的節目,夏季有夏季的節目,不分季節的活動分時段地展開。我們到來時一場婚禮正在舉辦,新人在優雅的環境裏步入婚姻殿堂,親朋好友在百年建築中見證他們開啟新的生活,形式別具一番意義。

  疫情以來出不了境,不少本地文人雅士來此staycation(宅度假)。周末午飯後,拉着行李箱,乘上地鐵,下車步行十來分鐘到達目的地,登上最高處的「翠雅山房」文化旅館,辦完check in入住房間,心中想着自己正在旅行,便有了出遠門的心情。

  可以登高望遠,可以娛樂休閒,可以住宿可以玩,在一個雅俗共賞的地方,鬧中取靜地過一個周末,享受饒宗頤教授留下的遺產,staycation的意義得到了延伸。

  房間的牆上掛着一個鏡框,上面寫着歷史文人朱熹的詩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先生在讀書中獲取知識和道理,豐富了自己,也智慧了後人。品一品這個有文化的地方,彷彿自己也成了一個文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