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見\結業遠遠不是告別\蘇昕仁

時間:2020-08-04 04:23:54來源:大公報

  尖沙咀的老牌英文書店辰衝(Swindon Book Co. Ltd.)日前已經結業,轉為網上經營。這家實體店至今也有五十多年歷史,疫情的影響毋庸贅言,可據報道說該店長年拖欠店租,銷售壓力可想而知。有人說今時今日流行電子書,實體書的銷路大減實屬必然,不過我並不認為電子書對實體書的衝擊足以壓垮一間間書店。一方面情況是閱讀習慣的轉變,多數人已經為手機、電腦上那些更為實用、集中、簡短快捷且更加生動的信息傳播方式所「馴服」,對長篇、分散、白紙黑字且進展緩慢的書失去了耐心。而另一方面當然是現代都市營營役役的步調打消了讀書的「閒情逸致」,彷彿讀書不再「有用」。

  辰衝的消息傳來自然令很多人想起Page One(葉壹堂),本身是新加坡公司,主營英文書籍,可目前在香港、台灣等地的多家分店都早已結業。Page One是我從前每逢路經九龍塘又一城都要走進去逛一圈的書店,這種大型連鎖書店的空間自然比獨立書店寬敞許多,容得下讀者們從架上取下感興趣的書籍,在過道裏相互錯開,各自津津有味地翻看。不過老實說,我更偏愛一些獨立書店,因為它們更富風格導向,彰顯自家選書的趣味和主張,雖然空間狹窄,但襯托出書籍的精挑細選以及店員花費心血的推介和陳列,走進大型書店是淘寶似的心態,可去獨立書店則像是見朋友,找到志同道合的書買走便是。

  另一間連鎖店大眾書局也來自新加坡,前段時間十六間店舖全線結業的消息又為疫情之下的香港蒙上了一層陰影。書店結業自然飽含悲情,對於讀者是一種警示,對於經營者又何嘗不引起一些反思?在全新的時代環境下,書店需要重新定位,這並不完全是調整商業模式,把書籍和餐廳、文化產品經營結合起來,實際上,眼下它比以往更加需要確立自身的導向和品味。

  我想到了電影《書店》,它關涉到書籍的精神意志,那個店主在向另一真誠熱愛閱讀的紳士徵求有關《洛麗塔》的意見時提出了兩個問題:對他而言,這本書好不好(good)?在鎮上販賣這本書對不對(right)?文學上的好、道德上的對,經由一家書店的考量而聯繫在一起。   此外,電影中「活化」與「資本」的關係值得考慮,文學和經營書店背後的熱誠代表着「活化」的某種真意,但與此同時,它卻要經受資本的考驗,因為在過往那些貴族或當代社會眼中,藝術是精緻的點綴,很容易淪為文化象徵和資產的附屬品。所以那位紳士在回答書店店長的問題時提到了勇氣。的確,愈是面對巨大的資本壓力,愈是需要堅持good和right的勇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