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與事/一封有關「匠人精神」的回信/葛 亮

時間:2020-07-10 04:24:24來源:大公報

  關於「藝術」和「匠」,齊白石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顯然是對「匠氣」的抗拒。可我們也很清楚他的匠人出身,以及流傳他以半部《芥子園畫譜》成才的故事。他的傳記叫《大匠之門》。早前央視做了一套涵蓋他在內的紀錄片,叫《百年巨匠》。因此說到有關「匠」的定義,其實我內心一直存疑,是否可完全對應於英文的Craftsman或者日本的「職人」。因為「匠」本身,亦包含在行業的磨礪中,技藝的昇華之意。譬如西方的宮廷畫家,如安格爾或委拉斯凱茲。後者的名作《瑪格麗特公主》,被藍色時期的畢加索所戲仿、分解與變形,卻也因此奠定與成就了他終生的風格。這可以視為某種革命,但這革命卻是站在了「巨匠」的肩膀之上,才得以事半功倍。這實在也是微妙的事實。如今,站在藝術史的晚近一端回望,也只是因屬不同的畫派,各表一枝罷了。

  即使是民間的匠種,取徑菁英藝術,也如同鍾靈造化,比比皆是。如嶺南的廣彩,天然地擁有與市場休戚相關的基因。這市場遠至海外,有「克拉克瓷」與「紋章瓷」的淵源,多半由此說它匠氣逼人。但又因緣際會,因高劍父等嶺南畫派大家的點撥,甚而也包括歷史的希求,逐漸建立起了「以畫入瓷」的文人傳統。形成了雅俗共冶的融通與交會,以至為「匠」提供可不斷推陳出新的基底。

  所以說回來,這段時間走訪匠人,最初是為了他們的故事。但久了,有一些心得與愧意。

  面對並不很深沉的所謂同情,他們似乎比我們想像的都要欣然。對手藝,態度也更為豁朗。老的,做下去,並不以傳承為唯一的任務,大約更看重心靈的自洽。年輕的,將手藝本身,視作生活。這生活是豐盈的,多與理想相關,關乎選擇與未來。

  一技傍身,總帶着勞動的喜悅與經驗的沉澱,還有對於未知的舉一反三。其他的交給時間,順其自然。

  願我們都可自在。

  (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