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柏林漫言/口罩的文化差異/余 逾

時間:2020-03-14 04:24:01來源:大公報

  從未想到有一天我會在德國柏林滿大街地找藥店,挨家問有沒有口罩。然而,這是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之初,很多在柏林的華人都如此。

  我有個柏林群組,平日裏都是吃喝玩樂,群主跑遍了周邊倉庫去買防護服防護鏡和口罩往國內寄。我私下打錢給他,最開始他不肯收,後來我勸他說收下這些錢,將物資郵寄升級成特快寄回去,他才勉強收下了。還有美容院老闆娘、飯店老闆也四面八方搜羅口罩以幫助我們支援疫情重災區。捐款捐物的更是不計其數,想到這些還是覺得很暖心。

  新型冠狀病毒蔓延的消息還沒成為世界新聞頭條時,柏林藥店的店員已經發現成批的華人來店裏買口罩,少則一包兩包一盒兩盒,多則十包二十包,最後藥店不得不限購。

  從農曆新年第一周開始,柏林的狀況已是這樣:只要是亞洲人模樣的顧客走入藥店,便有店員上前主動問「是不是買口罩?我們已經沒有口罩了。」走入郵局,工作人員也會問:「寄口罩?」我們一臉尷尬的同時也有點哭笑不得,暗自想,所有的同胞都在做同樣的事情,便覺得不孤單了。

  即便是全城缺貨,也有華人鍥而不捨每天換着藥店去詢問「有沒有進貨」「能不能預訂」,直到答案變成「沒有貨,半個月內也無法接受預訂」才死了心。而藥店店員的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變化:從最開始努力掩飾驚訝和不解,到多少有些不耐煩,最後變成略有些反感。因為,他們不理解。他們不理解為什麼需要買這麼多口罩,他們也無法想像病毒重災區有多麼缺醫療資源,更不懂醫療資源的缺口是民眾從萬里之外寄回去。慢慢有華人學生意識到店員們態度的變化和其中的誤解,開始有意無意地給他們耐心解釋背後的緣由。之後我去藥店時,發現店員們的態度已不再冷淡,反而是充滿了同情和無奈。口罩,真的是買不到了。

  另一個緣於文化差異的誤會是,在歐洲,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以防把自己的病菌傳染給他人;而在亞洲,戴口罩的大多是健康人,戴口罩的目的是防止別人的病菌傳染到自己。所以當有些華人同胞戴口罩上地鐵,難免會引來異樣的目光,因為當地人都會認為這個戴口罩的人一定是生病了,然後必然會聯想到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心中難免不安。

  很多華人與德國人溝通以後,明白了其中的誤會,大家也明白了「異樣目光」的緣由,很多華人便減少了戴口罩上街。與此同時,從國內探親回來的華人也理解別人的擔憂,都非常自覺地在家隔離。

  買口罩、戴口罩的差異,成為這次疫病的一個「媒介」,也讓彼此互相理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