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在我與你之間\李 夢

時間:2020-01-16 04:24:11來源:大公報

  圖:《我們的媽她們的媽》演出照\藝發局供圖

  上周末,去荃灣南豐紗廠欣賞「賽馬會藝壇新勢力」壓軸節目《我們之間》。五個本地藝文機構,以陳慧短篇小說《香草織》為藍本,借助戲劇、音樂和裝置作品等,重溫香港經濟起飛年代紗廠女工的辛勞,並思考時代與個體的微妙關聯。

  在四十分鐘一氣呵成的《白薑花》裏,進行連串翻騰、高空攀爬和跳躍等高難度動作,突出身體的力量感與節奏,巧用周遭環境拓展表演空間,模糊台上與台下的距離。作品節奏快慢交替,既有如水的溫情,也有迅疾如電的暢快淋漓。道具中的長白布條,尤其讓我印象深刻。說得淺白些,它們象徵當年紗廠女工的勞作成果;再細看,也可喻為一個地方去往另一地方的途徑,或是個體之間的扭結與纏繞。是聯結,也是固限或隔阻,意涵微妙。

  在紗廠三樓平台演出的《我們的媽她們的媽》,則是全女班表演。七位女演員排成一字,身着特殊布料製成的衣裝,不斷重複「旋轉」動作。旋轉時快時慢,「飛快」、「快」、「慢」與「極慢」等速度交替出現,在「相同」之中穿插「不同」。舞者的身體象徵線碌,觀者由此想及數十年前此地曾是怎樣喧鬧奔忙景象。時代遷變,物是人非,唯餘記憶。就像陳慧在《香草織》中,借女主角之口,記下的荃灣印象:「我在這裏悠轉一生,不經意地,看着它自卑微至可望不可即的輝煌。」

  觀看表演時,有一群銀髮族觀者在導賞員的帶領下,於舞者之間穿行,在平台上觀看藝術家創作的壁畫。我想,他們應是曾見過荃灣當年紗廠繁忙、大廈「如春筍一樣拔長出來」的那些人吧。誰又能想到,彷彿已沉於時間長河的記憶,經由如今青年一代藝術創作者的找尋,重又回到你我之間。

  近年香港不少舊建築翻新,改以文化與藝術空間,舉辦演出、展覽,匯聚手作及文創店舖,為本地創作人提供展示與表達的平台。中環的大館和元創方,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土瓜灣的牛棚藝術村,以及今次《我們之間》演出的南豐紗廠,都是例證。去年底,我參與創辦的藝術普及平台「藝術解毒」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作,在牛棚藝術村合辦展覽導賞,邀請藝術評論人介紹香港藝術家聯展《借景》,並與一班藝文愛好者前往尖沙咀海傍,欣賞環境舞蹈表演《逶迤》。《借景》與《逶迤》雖呈現方法不同,講述的卻都是香港故事與香港記憶,既關乎當下,亦回望往昔。我從來不贊成將香港視作「文化沙漠」,近年愈來愈多的本地藝術家以城市為靈感,糅合不同界別敘事,記敘、直陳、鋪排,愈見信心及勇氣。

  反觀自己,此前去香港文化中心或香港藝術館,每每因為內地或海外知名藝團與藝術家訪港而欣喜不已,卻甚少關注本地青年藝術家與藝文機構的創作。今次《我們之間》以及此前牛棚藝術村的新鮮聲音,漸漸讓我拋開「本地薑不夠辣」的成見。我想,香港藝文的發展,不單要看是否能請到柏林愛樂這樣的國際名團訪港,還要看本地藝術家是否樂意不斷嘗試新鮮。在我與你,彼處與此處,過去與當下之間,不應有太多阻隔。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