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與事/恩德培行動/高秋福

時間:2020-01-15 04:24:17來源:大公報

  佩雷斯在自傳中着墨最多的另一重大安全事件,是恩德培營救人質行動。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法國航空公司139號航班從以色列機場起飛返回巴黎,途中遭劫持。飛機上有二百五十多名乘客,其中一百零五名是猶太人。被劫持的飛機掉頭向南飛,降落在烏干達的恩德培國際機場。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佩雷斯得悉,當即召集會議商討解決辦法。多數人主張通過談判和平解決。他表示贊同,旋即轉請烏干達政府從中斡旋。但是,烏方告,劫機者大多是仇恨以色列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成員。他們答應迅即釋放非猶太人質,而釋放猶太人質,則需要以色列首先釋放其關押的四十多名陣線成員。聞此,佩雷斯認為「和平解決」實不可能,必須採取武裝行動。於是,他當即從以色列國防軍和特工組織摩薩德挑選一百多人組建起一支精幹的突擊隊。

  七月三日傍晚,四架飛機分別載着突擊隊員、武器裝備和幾輛汽車,飛行四千多公里,於夜半時分抵達恩德培機場。趁着漆黑的夜色,一面將停留在機場的烏干達軍用飛機炸毀,一面包圍劫機者和猶太人質所在的老航站樓。不到一個小時,劫機者全部被擊斃,在場的人質全部獲救。突擊隊員和獲救的人質立即登機,飛回以色列。這一武裝解救人質事件震動整個國際社會,有的讚揚是「世界上空前的神勇之舉」,有的則斥之為「嚴重侵犯他國主權的行為」。佩雷斯沒有理會這一切,「唯一的感受是自豪」。他在自傳中寫道:這是世界上最大膽、最危險、航程最遠、距離敵人最近的武力解救人質行動。事情過後,他其實也有點懊惱。以往,以色列國內外輿論總是將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和直接參與同阿拉伯國家作戰的將軍們謂之為「鷹派人物」。佩雷斯則被視為政治上溫和的「鴿派」。可是,自啟動迪莫納工程和恩德培行動之後,那頂不受人待見的「鷹派」帽子也開始往他的頭上扣來。他不由慨嘆,慘烈的現實驅使自己不由自主發生變化,一時間竟成為「謀求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人們的眼中釘」。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佩雷斯的職務不斷變化和擢升,交相擔任外交部長、地區合作部長、副總理和總理,關注力開始從國防轉向外交事務。除發展同美歐國家的關係之外,他特別注意改善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特別是同巴勒斯坦方面的關係。他認為,以色列是個小國,雖在同阿拉伯國家的幾次戰爭中均取得勝利,但戰勝方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勝利者,因為真正的勝利者最需要的是持久的和平。一九八七年,巴勒斯坦人發動大規模武裝起義,給以色列以沉重打擊。隨後,亞西爾.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國,並表示願意通過政治方式解決同以色列的爭端。時任副總理兼外長的佩雷斯對此並沒有及時作出積極回應。記得一九八九年五月我採訪他時,談及巴以關係,他仍堅持原來僵硬的「不接觸、不談判」立場。

  (「西蒙.佩雷斯孜孜追夢之人生」之三,標題為編者所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