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域外漫筆\巴達維亞咖啡館\東 瑞

時間:2019-11-21 04:24:06來源:大公報

  圖:印尼雅加達巴達維亞咖啡館內部裝潢\作者供圖

  為什麼我們愛看過去的事物?其實很簡單:現代的東西我們能夠看到而且看得多了;未來的我們看不到,唯有昔日年代的歷史遺跡,如果還與時光同在,那就令人倍加珍惜,不妨趁雙足還能走動時趕緊去看。

  有一次到印尼首都雅加達,經過六十年代的商業區小南門,看到對面街都是一些全白色舊建築,看樣子是老城區,我就跟瑞芬說,以前我想到這老城區看看,直至最近才得償所願。那天,我們由識途老馬、文友夏蘭帶領,和文友碧珍、冬珍一起出遊,想在一些老街徜徉、漫步,感受一下舊雅加達「巴達維亞」老城區的氣息。這區域靠近火車站,還有一家咖啡館。

  下車後,夏蘭引領我們轉入一個大廣場,眼視一闊,一個別致的廣場馬上映入眼簾。廣場周圍,都是荷蘭時代的舊建築,包括一棟巴達維亞博物館,廣場中央似乎在進行各色咖啡展銷;一列七彩熒光單車整齊排開,車頭還蓋着寬沿草帽,供人租借;一群包各色頭巾的、渾身穿得密實、高貴的伊斯蘭婦女在一所建築物前輪流拍照,與舊年代的傳統打扮大不一樣了。不知誰說了一句:「這是雅加達最早的咖啡館。」抬頭一看,綠底反白色字體招牌寫着「CAFÉ BATAVIA」,頗為驚艷。印尼被荷蘭殖民統治三百五十年,雅加達舊稱就是「巴達維亞」。我少年時代讀初中的學校就叫「巴城中學」。能依然沿用舊稱的,當然資歷不淺吧。

  我們先在館外合影留念,再一呼進入。方知這腳一跨,跨越的已然是新舊兩個截然不同的年代,穿梭的是現代和兩百一十四年前的時空。向少女服務員打聽得知,此咖啡館建於一八○五年,一八五○年還曾經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行政寫字樓辦公。這咖啡館歷經滄桑,幾易其手:一九九○年一位法國人買下這家咖啡館改裝成藝術館,不到一年,又一位澳洲人看中買了下來,再度改裝成現在的咖啡館。不過,從咖啡館的布置和整館那些大幅的照片牆能看出,這澳洲人欣賞前一位業主的設計和趣味,保留了大部分館內的氣氛和風格。

  咖啡館外觀不起眼,但一走進館內,一股兩百多年前的懷舊氣息就撲面而來。館內樓下最前面是玻璃牆,光線特強,有沙發雅座,形成長方形,天花板距離地面很高。走進正館,燈光就比較暗淡,有個小舞台設置有音響和燈光設備,想必是為周末酒吧客助興而設;中間有木樓梯通向二樓,一樓到二樓的牆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照片,蔓延到樓上,蔚成大觀。樓下座位既有大圓形桌枱,也有傳統的一小圓枱配搭四張木質扶手椅子、灰色沙發。四邊牆上都掛滿了黑白照片,僅少許是彩色的。內容既有藝術照、風景照,也有偶像明星照片及荷蘭皇室成員照片。最奇特、別致的是木樓梯左下方的有一間迷你的洗手間,裏外的牆上也全被照片裝飾得看不到牆身,感覺牆上好像突然多了數百雙眼睛在注視着你,感覺怪怪的。大家欲站在旋轉上去的木扶手樓梯邊的最佳角度拍拍照,不意好幾位友族做模特兒般站在那中央拍攝了很久。不禁回想幾十年前,友族婦女大概只有替人拍照的份兒,哪像近年變成了主角,這多少也體現了她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變吧。

  照片牆連接二樓,我們拍攝了幾張合影,就逕自往二樓走上去。環視館內二樓環境和布置,馬上被那種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皇家氣派,那種殘存不散、餘味裊裊的殖民氣息所震懾,不來一趟實在無法體驗那種氣氛。在中國內地,遺留下來最多的是廟宇,歲月久遠,動輒千年以上,連古寺院子內的古榕歷經千年風霜。我最喜歡的還是老館子、老飯店,賣的是秘傳私家菜,未吃涎已流。但北國是茶酒大國,三大飲料獨缺咖啡。巴達維亞咖啡館的創辦人物和源起詳情已久遠不可考,但其薪火承傳一定不是神話,而有其深厚的土壤支持。印尼那時的咖啡產量僅次於巴西,嗜好咖啡風氣可以說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大街小巷的流動攤車,路邊角落裏的固定小攤檔、巴剎(馬來語「市場」)裏櫛比鱗次的咖啡店,都賣着咖啡;而眼下這類面積不小的、長方形的咖啡館二樓模式,正體現了荷蘭時代流行的中上檔次的咖啡館的風情,可以與香港九龍半島酒店的茶座相媲美。

  然半島堂皇優雅,有如穿渾身雪白西服的紳士;巴達維亞咖啡館簡樸流麗,像是穿了格峇雅的荷蘭貴婦。一列排開的咖啡座,有四人枱、兩人枱、多人圓枱、長形枱,一律鋪上了白布,白布上鋪上方形綠色花紋的印尼峇迪布,周圍環繞的椅子都是純木質的,左右有扶手,座位鋪上紅色軟座墊,木質被歲月的流光磨得鋥亮。看幾乎落地的長窗外,赤道灼熱的陽光正散發威力,一定比兩百年前更熱了吧。廣場上的老建築一覽無遺地排開。再看看室內,三扇式的老風扇正發出吱吱的轉動聲響,十八世紀的老吊燈依然高掛不願退出歷史舞台。我們走到兩百年前的老酒吧、坐在高腳櫈上拍照,又在照片多到驚人的照片牆前拍照,朦朧間,一曲《舞伴》的音樂響起,我們看到一對對紳士淑女從牆那方向翩翩起舞過來,男的燕子尾西服,四位女的蜂腰下旋轉着蓬漲圓裙,舞姿輕盈曼妙,還頻頻回眸向我一笑,我一時看得痴醉了,定睛細辨,才發現四個女的竟然是同來的印華文友,哪裏來的十九世紀的淑女?

  在兩百年前的咖啡館喝咖啡,輕酌慢飲,感受兩百年前的時光流風,感覺真好,不覺時間流逝得那麼快。各國朝朝代代的留下的特色遺跡都是旅遊的好風景,與文學征途上結伴而行的文友在此消磨歡聚的時光,難道不是一種恆久的美好記憶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