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生在線/學習的動力/素 素

時間:2019-11-18 04:24:27來源:大公報

  剛進入大學教英文時,出考題、編講義,甚至寫論文,都仰賴打字機。那是機械式工具,用力敲按鍵,字母的字模打到黑色色帶後,黑色字母出現在卷軸上的白紙,每打完一個字母,打字機向右移動一字元。每次使用時都戰戰兢兢,因為打錯一個字母就需要三道修改手續:先把白色修正帶放在錯字上面,再敲一下鍵盤,字模打到白色色帶,錯處被白色掩蓋後即可重打。萬一要加字或減字,那就得換一張白紙重新來過。

  打字機生涯沒多久,個人電腦嶄露頭角,學校鼓勵教師革舊從新,研究室裏開始進駐新「夥伴」,先是後腦勺肥厚的熒幕、笨重的直立型主機,然後是電腦桌椅、印表機。彼時電腦是黑白的世界,畫面非常簡單,沒有鼠標,一切依賴鍵盤打出指令。從現在的眼光來看,算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它的頭腦簡單,只好由人來補強,所有指令必須準確無誤,絲毫不差,如果打錯一個字或符號,甚至空錯一格,則號令不達,動彈不得。

  現在的電腦聰慧多了,處理文字的Word文檔號稱具備「人性化」的界面,所有編輯指令卷縮在熒幕上緣,隨侍在側,有文字功能表也有圖像工具列,使用者只需移動滑鼠點圖或點字,成果立現。反觀草創時期,電腦的編輯功能在萌芽階段,主要靠着鍵盤最上面一排的快速鍵,一鍵司一職,另外還有一些功能則須雙管齊下,加上鍵盤左側的幾個鍵,雙鍵聯按,如F2是儲存檔案,Shift-F2是另存新檔。功能指令多,大家各憑本事設法熟悉。

  當年我見識淺短,還是把電腦當打字機,習慣一切就緒後才會勞動大駕。使用率不高,對指令陌生,於是投機取巧地在快速鍵的邊緣貼上細長的紙條,對準每一鍵,以超小字體註明功用,一目了然。那時候生手上路,電腦常常出現問題,找來一位學生幫忙排疑解難。「看診」數回後,學生說:「老師,我一直想問一個問題。你可以背那麼多那麼難的英文字,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功能鍵你背不起來?」真是好問題!其實就是老師無心練鍵,不練則不熟,技生藝疏的結果就是無法運用自如。

  教書二十餘年,碰到許多學生視英文為畏途,他們最基本的困擾是單字背不起來,挫折感很重。我總是強調勤練熟記才能生巧,要盡量找機會多聽多讀多看,甚至多想多說──在腦中虛擬說英語的情境。學過的字彙在聽說讀寫的脈絡中經常出現,自然就會熟悉了。

  有一年「大一英文」的班上有個學生是該系的狀元,入學考試的專業科目分數極高,英文卻只有個位數的成績。他非常聰明,也很認真,在高中時學校刻意栽培他的優異才能,可能因此剝奪了英文的學習時間。還好他警覺自己的英文嚴重落後他人,急起直追,學期末了及格過關。四年後畢業前夕,他送來謝師卡片,我們聊了他的未來計劃,臨走前他靦腆地問了一句:「老師,背單字真的沒有訣竅嗎?」看來他還是很困擾。

  仔細想想,「熟能生巧」只適用於內在學習動機強烈的人,對於那些避英文唯恐不及的人而言,這種話有如隔靴搔癢,就像我當年無心牢記電腦的文字編輯指令一樣,總會想方設法,得過且過。

  曾經有個學生對英文一籌莫展,十多年後我在一個觀光飯店和朋友見面時,他跑過來相認。原來他成了小主管,常常到外國接洽業務,他說:「老師,我現在英文沒問題了!」回想當年老師怎麼教怎麼說,都無法驅動他內在的學習動力,顯然外在環境的鞭策有效多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