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思/話多好還是話少好?/江河水

時間:2019-09-19 04:24:01來源:大公報

  佛教典籍中的《舊雜譬喻經》下卷裏有個故事說:「昔有鱉遭遇枯旱,湖澤乾竭,不能自致有食之地。時有大鵠集住其邊,鱉從求哀乞相濟度。鵠啄銜之飛過都邑上。鱉不默聲問,此何等如是不止。鵠便應之,之應口開。鱉乃墮地,人得屠裂食之。夫人愚頑無慮,不謹口舌其譬如是也。」

  就是說有烏龜遇上乾旱,不能游到有食物的地方,便求大雁幫忙,大雁便用口銜着烏龜不停地飛,烏龜見飛了很久,忍不住問到了哪裏,為何還在飛。大雁答應了,一開口,口裏銜着的烏龜便墮落地上,成了人的食物。這是何等的愚蠢,為什麼要開口說話呢?

  有人認為這就是言多必失的例子。其實不然,對烏龜來說,那是信任和耐性的問題,而且烏龜的發問並不會惹來墮地的禍端,反而是大雁的回應才出事。大雁難道不該回應嗎?如果是大雁不回應,言多必失,失去的也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丟了烏龜的性命而已。

  《三國演義》裏的楊修之死,倒是和言多必失有關。因為就算楊修從曹操的口令中得知是「雞肋」,心裏面知道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意思就好了,為何要對曹操的將領夏侯惇說出來而惹上殺身之禍呢?

  人類從出生後差不多到兩歲時,都是沉默的,兩歲後開始學會張口說話,一說就說幾十年,這幾十年間,不知道言多必失的壞處,更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多說什麼時候該少開口,這樣的人不會少吧?

  像在學校裏教書的老師就常常說,授了一兩個小時的課之後,問學生有沒有什麼問題?學生幾乎全部閉口沉默。這時最需要的,就是學生多言來發問啊,學生不問,老師認為都聽懂了,結果到了考試時,才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不過,學生倒不是少言的,他們會在課堂上和鄰座同學的談話便很多。只是不會用多言來提問問題罷了。

  曾經看過在台灣的大學教書的洪蘭女士一篇文章,說她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是有位大學教授應邀到西班牙的格拉納達(Granada)開會,他非常高興在天寒地凍的冬天能到西班牙去曬太陽,便即時請秘書代訂機票,之後便出發前往機場,在辦理登機手續時,他發覺他乘搭的班機要停邁阿密,覺得奇怪,便問櫃枱是前往格拉納達的嗎?櫃枱說是。最後,他到達的不是西班牙的格拉納達,而是波多黎各的格拉納達。這就是不多言的結果,因為世上稱作格拉納達的地方,不止西班牙而已。如果他多言說出是去西班牙的格拉納達,就不會搞出這樣的烏龍了。

  在課堂上,學生如果能對老師多多提問,教學相長的結果,雙方都會得益。但不言少言卻是學生的態度,這是何等可惜的事。而且最近的學生只會不停叫囂那兩句不切實際的口號,這樣的多言,失去的是自己寶貴的青春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