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自由談\「獲獎文書」的奧妙\馮 進

時間:2019-09-18 04:23:54來源:大公報

  老同學幾年前幫兒子申請赴美留學,為孩子參加考試、填寫表格、準備文書等保駕護航。實踐出真知,他現在自己開設了留學中介業務,不時在微信朋友圈推送有關信息。近日看到他轉發的又一帖子,標題為「被藤校錄取的文書是這樣寫的!」文中稱,《紐約時報》每年都要向當年申請大學的高中生徵收申請文書,選擇其中「最優秀」的刊登出來,這裏推送的三篇就是今年受到常春藤名校青睞的申請文書。

  申請美國大學,除了SAT或ACT等標準化考試的成績、高中成績單、推薦信等資料外,申請者還要準備幾種文書,其中「個人自敘」類短文幾乎是所有大學都統一要求且格外重視的。帖子轉載的「獲獎文書」的作者分別被哈佛、哥倫比亞和威斯康辛大學錄取,最後一所並非「藤校」。不過網文普遍愛用「震驚體」標題博人眼球,這個小瑕疵不必較真。有趣的是,三篇文字不約而同描述的都是申請人如何克服低收入家庭的經濟困難,在艱苦奮鬥中發現人生真諦。一位家境清寒,父母不知去向,她在祖父母家長大。後姐姐離家出走,祖母死於癌症。她和祖父相依為命,為要省吃儉用,沒有網絡、電視、電話,卻感恩這個「非傳統家庭」的溫暖。第二位和失業的單親母親一起生活,靠一張免費的公立圖書館借書卡獲取知識,之後成為圖書館前台服務員。第三位則跟父親學當管道工,整日和堵塞的廁所、陰溝打交道,但覺得自己的工作給混亂人生帶來秩序。

  看過後,我不禁疑惑:難道美國大學的招生官也推崇正能量,口味居然驚人一致?帖子鼓吹的篩選團隊是教育、升學領域的專家,這裏「選出的文書具有權威和普適性」。但細查究竟,《紐約時報》登載的這幾篇文章是「金錢」(Money)專欄記者選編的,不是為提供申請文書的樣板,而是要探究美國家庭如何作出「將三十萬美元學費花在哪裏」的決定。他們規定入選文章必須與「工作,金錢,階級」有關,本就是命題作文。而且,今年五月九日《紐約時報》原本一共刊登了五篇文書,其中兩位作者即將進入的非但不是名校,在美國可能連三流都說不上。這幾篇「獲獎文書」有多少權威性,能否代表「名校」招生官的普遍口味就難說了。

  以小見大,總結成功文書的經驗加以推廣是留學中介的本職工作,無可厚非。問題是資料不齊,證據不足,難免有以偏概全,誤導讀者之嫌。帖子原作者能從美國出版物的蛛絲馬跡中找到適用的部分,腦子是靈活的。能將自己的發現作為「行業標準」推送,勇氣也可嘉,且能唬住沒看過原文,不知上下文情境,又對兒女留美十分熱衷的中國家長。帖子的前言稱《紐約時報》選登的文書「錄取院校廣泛,學生背景多樣,適合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參考」,這或許是真的。但這個帖子着重強調「名校」這個賣點,捨棄了另外兩篇非名校錄取生的作品:另兩人都是男生,其中一個還是墨西哥裔,分別描述給飯館洗碗和收垃圾的打工經歷,可能不太符合中國中產階級的審美趣味。再說,《紐約時報》「金錢」專欄的選文標準也有局限,不但題材內容限於「工作,經濟,階級」,而且反映了記者本身的偏好與成見。

  不過,如果作者發表時說明此帖為個人揣測,不具普適性,只怕無人問津。所以,指出上述紕漏不是要求全責備,而是希望讀者能以合適的視角評估此類帖子的可信度與實用度。帖子最後說三篇文書重視細節描寫,表達個性化,敢於發表獨特的想法和聲音,這很有道理,也值得後來者學習。所堪慮者,過於勤勞、過於聰明的中介日後揣摩「獲獎文書」套路,複製成功經驗,弄得「山寨」遍地,「賣慘」成風。對早先因過分光鮮的申請資料引發美國招生官的審美疲勞,希望能與眾不同、脫穎而出的中國申請者,這恐怕又將是一個災難。但願我是杞人憂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