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天南地北\曼谷三廟\馮 進

時間:2019-08-19 04:24:06來源:大公報

  泰國共有各式廟宇二萬六千多座,首都曼谷就有超過五千處,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城市。根據最近一次二○一○年的人口普查記錄,該市一千多萬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二是佛教徒。清晨出門,每天都看得到穿着赭黃長袍、赤足的僧人結隊化緣,手裏捧着竹編帶蓋的小籮筐。路人碰到,除了施捨食品,還會當場跪倒,祈求僧侶施福保佑。不過,印度教的影響也不小。儘管二○一○年印度教徒佔曼谷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以下,不如伊斯蘭教徒(佔人口百分之六)人多,如今印度教的影響處處可見。路邊、屋外常能見到兩處神龕,分別供奉佛像和印度教神像,各有鮮花供養,信徒們各取所需,和平共存。我住的賓館斜對面就有一所供奉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毀滅大神濕婆之妻烏瑪的廟宇。

  曼谷三大寺一般指大皇宮內的玉佛寺、卧佛寺和唐人街的金佛寺。前兩處我這次遊覽了,以五噸半黃金鑄就的金佛出名的金佛寺我只是路過,但另去了著名的鄭王廟。總體感受是三廟都糅合了印度和中國的影響,彰顯了泰國地處東亞、南亞之間的地緣政治和歷史文化淵源。三座廟又各有特色。玉佛寺金碧輝煌,皇家氣象,也是遊客最多的場所。卧佛寺莊嚴肅穆,雖有遊客,還有不少曼谷民眾前來禮拜。鄭王廟又叫「黎明寺」,建築規模次於前兩者,在泰國歷史上的影響卻不小。

  在湄南河(昭披耶河)東岸坐上橘線輪渡,一路往北,最後一站就是大皇宮。這是泰國的地標性建築。從一七八二年卻克里(Chakri,又稱節基)王朝的拉瑪一世將首都從湄公河西岸的吞武里搬來始建,歷代國王不斷修繕,如今成為佔地近二十二萬平方米,共有二十八座古建築的宏大建築群。我七月參觀的時候,大皇宮室內不對外開放,但看看正殿節基殿在維多利亞式樓房上加蓋傳統的泰式方形尖頂的造型,欣賞一下芳草如茵,菩提葱鬱的外景也很享受。

  大皇宮外的軒敞,更襯托出玉佛寺內的遊人如鯽。從遊船碼頭彎彎曲曲走到景點入口,憑票入場。門口還有工作人員提醒遊客:上裝要有袖,下裝得過膝。沿着甬道一走近玉佛寺,就覺得四周人頭攢動,眼前金光閃閃。和漢傳佛教寺廟建築以黑、白、青等素色為基調不同,泰國佛寺似乎愛走「大紅大綠」路線。方形尖頂除了覆蓋深綠或寶藍瓦片,還有橘紅鑲邊。大平台上,除了一座金光閃閃的尖頂舍利塔,牆壁、廊柱等都用金箔、彩色玻璃貼面,陽光一照讓人眼花繚亂。這裏還有一座水泥澆製的柬埔寨吳哥窟模型,極盡精細。

  大平台對面就是供奉玉佛的大雄寶殿。遊人入內參觀前先要脫鞋、摘帽。佛像共三尊,主角玉佛高高供奉在最上方,高度六十六厘米,由一整塊翡翠雕成,最早於一四六四年在清萊發現,幾百年間經歷了供奉在清邁及緬甸的曲折過程,最後才到了曼谷皇宮。泰國熱、涼、雨三季開始前國王都會親自主持儀式,為玉佛更換錦衣。玉佛下手,左右各有一座青銅像,各用三十八公斤黃金裝飾外部,這是拉瑪三世為了紀念拉瑪一世和二世建造的「帝王佛像」。看來,泰國皇室是和神佛同樣的存在,可以享受民眾供奉的香火。曼谷城裏也到處可見現任國王拉瑪十世的大幅肖像,像前同樣供奉鮮花、香燭。三尊佛像前的平地上還有人打坐禱告。玉佛寺庭院中不時可見中國古代將軍模樣的石雕,像關公,像周倉,甚至還有幾個頗似道教八仙的形象,讓我頗感納罕。 (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