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遠鄉悲歌/李 夢

時間:2019-07-18 03:24:06來源:大公報

  圖:俄羅斯作曲家兼指揮家拉赫曼尼諾夫/作者供圖

  英國廣播公司(BBC)音樂雜誌幾年前曾經邀請多位活躍在當今舞台的鋼琴家票選他們心目中最偉大的二十世紀鋼琴家,結果得票最高的不是魯賓斯坦也不是霍洛維茨,而是以作曲着稱的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一八七三至一九四三),儘管這位俄羅斯音樂家曾經在他難度驚人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中為後世演奏者留下永恆的難題。

  如果說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這位巴洛克作曲家留給後世音樂家的「試金石」,那麼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同樣當得起這一稱謂。二十多年前,曾經有一部名為《鋼琴師》(Shine)的電影上映,片中那位鋼琴神童甚至因為從小在父親逼迫下演奏這首協奏曲而焦躁惶恐,以至於患上精神疾病。在我曾經訪問過的鋼琴家中,有不少人都對這首曲目又愛又恨:練好,是引以為傲的成績;練不出,則旋律中的那些強力和弦和瘋狂跑動的音階動輒如巨浪洪水,瞬間將演奏者的自信沖散甚至擊潰。就連作曲家本人都忍不住說:「這首曲子是為大象寫的。」

  拉赫曼尼諾夫從不曾想用這首曲目為難其他鋼琴家,這首難度極高的協奏曲是他為自己一九○九年的美國首演而特意寫成的,希望以此贏得彼處聽眾的關注。他的心願的確達成了,當這位雙手能跨越十二度音的鋼琴家以極快的速度和飽滿的力量奏畢全曲之後,恐怕沒有人會懷疑這位來自聖彼得堡鋼琴家的出眾實力,而那時距離魯賓斯坦在美國成名,還要早將近三十年。

  儘管拉赫曼尼諾夫和他的鋼琴協奏曲在美國樂壇引來眾多關注,但那時的他並未想過自己有一天將離開故鄉來到異鄉,而且,像那個年代的很多俄羅斯藝術家一樣,終其一生都沒能回到故國。十月革命後,拉氏的地主家庭背景為他招致不少麻煩,儘管那時的他已是莫斯科愛樂交響樂團的指揮,但尷尬的身份以及革命後的動盪社會情形讓他萌生去意。一九一七年,他藉着去斯德哥爾摩演出的機會,帶上妻子和兩個女兒一齊離境。這位鋼琴家兼指揮家未能預想到後半生的遭際,因此只帶上了輕簡的行李和一些樂譜,殊不知,這一走竟再也沒能回來。

  到美國後,拉赫曼尼諾夫為謀生,在作曲之餘亦頻繁以鋼琴家身份四處巡演。對於這位僅僅用兩天時間便能將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奏曲》彈得「維妙維肖」的鋼琴天才來說,只是在音樂廳中演出他人作品顯然並不足夠。他想要創作,想要將俄羅斯的闊大與神秘糅入筆下音樂中,只可惜,離開故鄉之後,他的創作再不像當年那般由豐富靈感滋養,即便將自己位於瑞士琉森湖畔的房子裝飾成舊居的模樣,也再找不回當年寫作音樂的激情與熱望。儘管身為鋼琴家的拉氏獲得眾多後輩鋼琴家推崇甚至仰望,但他自己的人生理想卻從來不是成為一名出色的鋼琴家。造化撥弄,這實在是讓人無奈且唏噓的事情。

  「我的音樂皆由心性而生,無論我身居何處,那都是俄國的音樂。」紀錄片《悲歌》中,拉赫曼尼諾夫曾這樣說。一生流離,親歷跌宕曲折,他在現代音樂席捲樂壇的前夕,守住浪漫主義的最後榮光。這般倔強堅忍,又何嘗不是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寫照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