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藝加之言\倫勃朗─不朽的「叛逆者」\王 加

時間:2019-07-15 03:13:29來源:大公報

  圖:倫勃朗作品《夜巡》引人駐足\作者供圖

  今年是荷蘭繪畫巨匠倫勃朗.凡.萊恩(Rembrandt Van Rijn)逝世三百五十周年。六月十日,歷時近四個月的「All The Rembrandts」(全倫勃朗)特展落下帷幕。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破天荒地將館藏所有倫勃朗作品(包括三百件版畫、六十幅手稿,以及「鎮館之寶」《夜巡》在內的二十二幅油畫)近四百件藏品悉數呈現。這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藝術盛宴對於所有熱愛倫勃朗藝術的觀者而言均稱得上是打卡「有生之年」系列。在閉幕前的最後一個周末,我終於實現了個人夢寐以求的荷蘭之行,不僅搭上了展覽的「末班車」,還專程去倫勃朗的故居泡了半天。

  展覽在以年表為框架結構的基礎上,按照倫勃朗多元化的創作主題細分(包括自畫像、肖像畫、風景畫、宗教歷史題材,以及一些極其私密的生活情境)。綜觀「全倫勃朗」特展,有幾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首先,是倫勃朗鬼斧神工的蝕刻版畫技巧。儘管過去數年我在全世界範圍內欣賞過不少倫勃朗和荷蘭黃金時代的特展,但無論從作品數量還是類別均無法和本次展覽相提並論。三百張蝕刻版畫的集中呈現甚至顛覆了我以往對倫勃朗藝術生涯的認知。展覽以琳琅滿目的版畫自畫像開啟,很難想像那些在畫冊圖錄上看起來尺幅頗大的自畫像,原作小得令人瞠目結舌。倫勃朗將自己不同時期的外貌以迥異的服飾和表情,以及接近當代「cosplay」角色扮演的方式代入到多元的社會人群當中,這種作法絕非自戀——既是作為對個人外貌變化的一種記錄,也是對捕捉人物臉部表情細微變化的「無成本實戰演習」。借近水樓台之便,他的家人(父母老婆孩子女傭)自然都是他練習創作肖像畫的模特,連街頭百姓的容貌和造型也給予特殊的關注並記錄下來,朋友和鄰居們則都為擁有一張倫勃朗贈與的肖像而感到榮耀。通過這些現存的精緻蝕刻版畫,能夠看出身為阿姆斯特丹彼時最如日中天的畫家,真實的倫勃朗是敏銳、敏感、真性情並且「接地氣」的。這份對日常生活觀察細緻入微的特質,諸多繪畫巨匠都具備。所謂的化腐朽為神奇,實則是發掘那些被常人忽略不計的美與細節。而這些不經意間所捕捉到的人物形象和表情,通過蝕刻版畫表現出來,在練習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在氣質的同時,又多了一層作為素材的功能,可謂一舉多得。

  除了大量的蝕刻肖像之外,在展覽中僅有的風景油畫《有石橋的風景》映襯下,主辦方單獨拿出一個區域陳列他描繪阿姆斯特丹鄉間風光的蝕刻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尺幅最大且用筆最多的《三棵樹》便在此列。在倫勃朗的蝕刻風景和最後一個區域的宗教神話版畫中,畫面的留白即是光線。他通過控制腐蝕筆觸得出的深淺痕跡差異來形成光射入的角度及明暗效果,並用交錯的不規律線條製造出雲雨之感,令人拍案叫絕。展覽中還有一個展櫃中對比陳列了倫勃朗的蝕刻銅版及印刷成品,並將刻刀擺在下方,讓觀者感受這一繪畫工藝的樣本及工具。我們以往總是習慣關注倫勃朗那些出神入化的宗教歷史題材創作和精妙傳神的人物肖像畫,但平心而論,只有當在同一展示空間內集中欣賞過三百張蝕刻版畫之後,倫勃朗身為藝術家的全面性、對於繪畫媒介的多種嘗試,以及對蝕刻技巧爐火純青的運用,都讓三百五十年後的我們更全方位貼近繪畫巨匠偉大且高產的藝術人生。在隨後參觀倫勃朗的故居博物館時,我發現這棟大宅邸共有四個工作室──一大一小兩間畫室、一間用來寫作的小書房,以及一個單獨的蝕刻版畫工作室。根據室內空間的規劃,製作版畫在他的藝術生涯中顯然佔有不亞於油畫創作的比重。且他的工作區域劃分極為清晰,沒有交叉,蝕刻版畫的製版、雕刻、腐蝕、印刷和晾乾等全部工序均完成於版畫工作室中。若非身臨其境站在倫勃朗曾生活了十九年的家中,光憑書本資料是無法直觀感受其生活中有序的職業規劃的。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當真是缺一不可。

(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