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思\山水的啟示\江河水

時間:2019-06-20 03:12:58來源:大公報

  讀中學時住在依山面海的山腰,學校在山區更高處,筆者每天都要往高處走才能到學校,閒暇時就到海邊游泳,亦即是說,自小就面對山水,所以在思考時,不是看着山就是面對着水。

  那個時候最先接觸到山水的文字,記得和山有關的,是「如果呼喚那山,那山不來,就該走向它。」而和水有關的,就是《論語》上說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還記得同學間常常互問,既然面對山水,自己到底是仁者還是知者?答案是,當然是仁者,仁的原因是窮,因為人人都只聽說過為富不仁的話,既然是窮人,又怎會是不仁呢?至於是否為知者,當然尚在未知之數,因為還在求學,每天都在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也。

  其實,知者樂水的知,是智,是智慧。做學生,哪來的大智慧?所以早期的同學,都只能說自己是個仁者,不是智者。但讀飽詩書,出來社會經過一番閱歷之後,自己又變成是智者還是仁者?筆者不知別的同學最後是成為智者還是仁者,但筆者卻知道自己還是一個仁者,因為工作了那麼多年後,依舊是窮人一個。至於是否為智者,應該還不是,因為儘管活了一把年紀,對世事還是參不透看不清。

  當然從來不喜歡登山看山的有錢人,有很多都是仁者,因為他們捐了大筆金錢來幫助弱勢者,這是仁的舉動。不過,有時想想,如果捐款不能抵稅的話,捐款還會那麼多嗎?如果為了抵稅而捐款,這個仁字,是不是要打點折扣?因為多國政府都設計出捐款可以抵稅的條例,所以,讓那些為仁者便可以利用這點來少交點稅,而這樣的考慮,證明這些仁者,更是一個智者吧?所以兼具仁者和智者身份的人,看來愈是有錢而又成立基金幫助弱勢的人愈有可能。

  面對着水,會給人什麼啟示?不管是河流還是大海,都可以看到流動中的水,腦海自然跟着流動轉悠,很想從中獲取變通的智慧。面對青山,那靜止的翠綠顏色,都令人心境平和,會獲得一陣子的安寧。

  面對着水,會聯想到滴水穿石的話,這個人有可能是個智者,因為他知道,要做到滴水穿石這回事,那可不是一兩天的功夫可以達成的。因此,他一定知道,要做智者,必須要終身追求。有這樣的想法,無異就是智慧的表現。

  面對着山,如果想到杜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個人一定是個仁者,因為知道世上一山還有一山高的話,就會不再事事斤斤計較,與人為善是最好的方式。

  相信人人最不願看到的山水,是文天祥詩裏說的:「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裏面的山河和雨水,都只會讓人嘆息。所以,面對山水,不管想的是做仁者還是知者,都希望不要將來看到那樣的山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