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藝識形態\遇見百分百的可能性\吳耀宗

時間:2019-06-19 03:13:09來源:大公報

  圖:李希特作品《四千九百色彩》\作者供圖

  在不少人眼中,藝術與金錢有時形同水火,互不相容,然而每當藝術品在拍賣市場上以天價成交時,難免會引起熱議,也讓人不禁思考藝術的意義和價值從何而來。

  二○一二年,德國視覺藝術家格哈德.李希特(Gerhard Richter,一九三二年至今)的《抽象畫》(Abstraktes Bild)以三千四百萬美元售出,創下藝術拍賣新紀錄。翌年,其《米蘭教堂廣場》(Domplatz, Mailand)以三千七百萬美元成交。二○一五年,《抽象畫》再度拍賣,售得四千四百五十二萬美元。二○一七年,李希特以七億歐元的身家晉升德國富豪榜上第二十二位。這些數字都曾經引起一片嘩然之聲。

  我無緣結識李希特,但二○一八年在英國攻讀當代策展碩士學位期間,曾獲選到南安普敦市中心的約翰.漢莎畫廊(John Hansard Gallery)短期實習,適逢這大型畫廊舉辦李希特個展,給了我與其作品朝夕相處三個月的機會,故而對其創作頗有體會與理解,知道並非專為沽鬻(編者註:讀「玉」音,意為「賣」)而製,實則背後有李希特個人獨特的藝術理念在支撐。

  李希特生於東德時代的德累斯頓,五十年代在德累斯頓美術學院攻讀傳統壁畫。一九六一年,在受到抽象主義派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五六年)和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一八九九年至一九六八年)作品的啟發後攜妻逃往西德,就讀於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一九八三年,舉家遷居科隆,繼續創作至今。

  在超過六十年的創作生涯中,李希特為當代藝術做出許多試驗性與開拓性的貢獻。他雖然以抽象畫着稱,但其實擅長多種媒介。六十年代初開始在照片上作畫的試驗,將攝影的準確性轉化為繪畫的模糊美,到七十年代又將繪畫複製成《四十八畫像》(48 Portraits)。與此同時,他投入創作抽象畫,借堆疊的顏料表現非具象的境界,在八十年代創新用大刮板在畫布上橫拉直推,至九十年代以成熟的技巧完成了不少巨幅抽象畫。事實上,藝術功力深厚的李希特既能抽象至極,也能寫實至極,畫出如《貝蒂》(Betty)和《閱讀者》(Lesende)般栩栩如生,恍似照片的油畫人像。在千禧年的首個十年結束前,更以自己的抽象畫為基礎,創作出一系列的大型掛毯畫。如此種種,說明李希特挑戰傳統,富於創新精神的藝術實踐。

  回顧約翰.漢莎畫廊的李希特個展,列置於二樓主要展廳的《四千九百色彩》(4900 Colours)給了我最大的震撼。此作品固然完成於二○○七年,但最早可溯源到畫家在一九六六年創作的《色彩圖》(Colour Charts)。一九七四年,這雛形拓展成《四千九十六色彩》(4096 Colours)。二○○二年,科隆大教堂欲復修二戰時遭破壞的南面玻璃窗,李希特受委託重新設計,把四千九十六色彩的概念落實到玻璃窗上去,讓人耳目一新。《四千九百色彩》是在鋁複合面板上噴瓷漆,每二十五塊不同顏色的鋁複合板組合成一單元,一百九十六單元組合成整幅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此作品最少有十一種排列方式,李希特刻意通過這些不同的組合變化,反駁「極簡主義」(Minimalism)認為色彩僅僅就是色彩,平板而不附帶任寓義的本質論。他讓觀者張開眼睛,看到色彩的真正意義在於其豐富搭配的流動美,在於其生成的無限可能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