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閒旅人\《秋水伊人》的藝術流動空間\陳劍梅

時間:2019-06-18 03:12:56來源:大公報

  雅克.德米(Jacques Demy)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可算是《秋水伊人》(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一九六四)。今年「法國五月」藝術節在大屏幕上看德米的經典之作,我想起愛他忠貞不二,被譽為法國新浪潮電影之母的艾麗絲.華妲(Agnes Varda),不禁百感交集。德米在一九九○年死於愛滋病之前,華妲已經準備拍攝紀念他的電影(Jacquot de Nante,一九九一),從他小時候追尋夢想開始說起。華妲愛丈夫、愛家庭,直至今年三月因癌病離世,享年九十。

  《秋水伊人》故事談及雨傘店的單親媽媽女東主之女與修車廠的男孩熱戀,男孩突然被招入伍。戰場的音訊杳然,女孩腹中懷着情人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終於聽媽媽的吩咐,十六歲嫁珠寶商人。男孩退伍,發現物是人非,唯有從頭開始,熬過這一次的情傷。此電影可見的墟市二樓商店和小車廠,都是經常在華妲的電影出現的母題。

  《秋水伊人》的形式很有趣,主要是一部歌劇電影,混入當時流行的新寫實主義元素。整部電影的內容,都從唱詞說出來,卻不納悶,非常精彩。德米自己填詞,又請來米切爾.萊格蘭德(Michel Legrand)為他撰曲,所以電影原創性甚高。其場面調度簡單,設計精緻,色彩繽紛,情感充沛,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再如,兩位主角臨別依依之際,在回家的路上一直訴說愛的心聲。他們或是停下來,或是走動,移步換景,就是說,他們背後的景。拍攝期間,他們站在有軌的板推車上,攝影機隨着他們前進,在軌道上向後滑,拍攝時維持畫面上的中景,以捕捉他們親密的戀人絮語。用畫面流動的空間來襯托激盪的心情,電影沒有一分鐘陷於冷場。有這一份創意還不夠,電影還有新寫實主義的元素,途人都是非常自然地活現在影框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