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藝識形態\有一種布局叫「落差」」吳耀宗

時間:2019-05-18 03:17:56來源:大公報

  圖:楊嘉輝的作品《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片段;林慧潔的作品《我心自在》片段 作者供圖

  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的講堂裏,偌大的銀幕上放映着德國科隆的弗羅拉交響樂團(Flora Sinfonie Orchester)演繹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的短片,但是擴音器播放出來的卻非交響樂曲,而是樂團指揮和樂師們在演出時呼吸,翻樂譜或按樂器鍵盤的聲音。這些窸窸簌簌、嘎嘎嚓嚓的「雜音」構成了香港聲音藝術家楊嘉輝的《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是其個展「配器法」中的兩組作品之一。

  《消音狀況#22》讓我想起音樂藝術大師約翰.凱奇(John Cage,一九一二至一九九二)。凱奇是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創作於一九五二年的《4分33秒》,改寫了藝術史。此曲分三個樂章,沒有指定演奏樂器,而演奏者由始至終並未演奏出任何一個音。倘若演奏者使用鋼琴,則全程只會發出開合琴蓋、計時、擦汗,甚至是深呼吸等動作的聲響。凱奇作此樂曲,旨在消除音樂與生活之間的界限,讓我們明白世界上根本沒有寂靜這回事,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聲音都可以構成音樂。

  儘管楊嘉輝師從保羅.蘭斯基(Paul Lansky),但我以為他在聲音藝術的探索上頗受凱奇的啟發。在《消音狀況#22》中,他刻意把觀聽者所期盼的起伏旋律給消隱了,重新釋放出受眾期盼中本應消隱的邊緣化、本質性聲音(我們一般稱之為「雜音」),如此具有巨大落差的視聽布局帶來一種引發反思的藝術張力,不但「挑戰觀眾對日常事物、故事及空間的認知」(視覺藝術中心館長連美嬌語),而且發揚了聲音藝術中批判傳統音樂的核心理念。

  同樣是布置視聽落差,另一位香港藝術家林慧潔也有獨到的表現,其錄像與聲音裝置展覽「我心自在」操作起來要比「配器法」簡易得多,但在概念的表達上更加完整,也更加考驗受眾的耐性。

  fiXER展場約莫五至六平方米大小,一端容納兩張沙發、一張茶幾、一張小圓桌、投影機和擴音器,另一端是可供投影的白牆,空間局促逼仄。觀眾坐沙發上,在喝着由導賞員泡製的濃厚咖啡的同時,一面翻閱小圓桌上林慧潔的手寫小本子,一面觀看錄像《和弦/不和弦》。錄像無他,始終只見海面波瀾持續盪漾的畫面,從擴音器裏初時尚能聽到海浪聲,但對應着小本子上如「火車來了嗎」、「跑,繼續跑」等詞句,海浪聲很快就變成了火車到站離站、乘客跑動、開關門、抖動鑰匙等種種人為「雜音」,直至結束。

  必須指出的是,落差不僅出現在視覺、聽覺和嗅覺的「錯配」上,也見諸是次展覽的種種規定(亦是限制)中,如必須線上預約,看展時間規定在七個晚上七點半至九點半兩個時段裏,每時段只招待三名觀眾,一反策展盡量方便觀眾、以接納最多人次為主的原則,營造了一個與藝術家或受眾的自我相沖突的環境。

  面對這落差布局,受眾不管是深感突兀,無從接受,抑或自行調適,忘我地融入其中,都成了林慧潔不協調文本的一部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