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這麼近,那麼遠\李 夢

時間:2019-04-04 03:17:53來源:大公報

  圖:鋼琴家里赫特\作者供圖

  不久前朋友送給我一張着名鋼琴家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一九一五─一九九七)的唱片,是他一九六三年冬天在德國萊比錫歷史悠久的布業大廳舉辦獨奏會的現場錄音,曲目是貝多芬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並加演四首作品,包括布拉姆斯晚年創作的三首間奏曲以及蕭邦F大調夜曲。那時的里赫特正當壯年,整場演出不論從體力抑或情緒張力來說,都近乎無可挑剔,亦是後世樂迷提及這位著名鋼琴家時不可不提的「神演」之一。

  欣賞里赫特的人很多,從他的老師涅高茲到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大師霍洛維茨,而其中最讓人驚奇的,則要屬古爾德(Glenn Gould)。這位敏感又孤傲的加拿大鋼琴家曾經瞧得起誰呢?偏偏,他對於這位德裔蘇聯人里赫特稱讚不已。在古爾德眼中,鋼琴演奏家約略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人努力發掘自己與演奏樂器之間的關聯,例如李斯特和帕格尼尼等;第二類人更關注其本人與音樂的直接關聯,而里赫特正是後者的代表。里赫特從來不吝於在曲目詮釋中展現自己鮮明的個人風格:他與眾不同的分句、他對於冷暖和強弱音色對比的熱衷,以及他每每樂意在漆黑一片的舞台上藉着一點微弱燈光演奏,種種都是他的與別不同之處。

  難怪紀錄片導演Bruno Monsaingeon曾用「謎」來形容這位二十世紀的音樂天才。的確,我們永遠猜不透謎一樣的里赫特;同時,卻又情不自禁地被這位撲克臉鋼琴家以及他奏出的樂音深深吸引。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這麼近,那麼遠」。當多年後的樂迷聆聽里赫特演奏貝多芬、舒伯特以及蕭邦的時候,常常被這種時近時遠的感覺牽引,墜入一個看似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及的幻景之中。

  對於里赫特的演奏風格,翻譯家傅雷與鋼琴家傅聰父子曾在《傅雷家書》中有過一番討論。一九五四年末,傅聰給父親的一封信中,提及自己新近聽到里赫特的演奏。他認為里赫特是「蘇聯最好的鋼琴家」,稱他的強音是十二分的強音,弱音是十二分的弱音,指尖奏出的音符時而若珍珠,時而如海潮,是「偉大的靈魂的創造」。傅聰說這番話的時候,還是一個二十出頭、才華初露的年輕人,驀地遇見如此震顫心靈的演奏,自然不吝溢美之詞。相對而言,他的父親傅雷卻對於里赫特其人其樂並沒有太多好感。這位翻譯家兼藝評家買來里赫特的唱片,又去聽他的上海演奏會,卻聽不出優雅輕靈,反而覺得笨重,甚至認為他已不自覺地走入神秘主義的世界,非常人所能理解。

  且不說傅雷對於舒伯特音樂的論述(輕靈、清秀、柔媚)如今聽來或許不免有失精準(舒伯特音樂中還有太多晦暗的段落),單說傅雷認為里赫特的音樂偏於神秘主義,便不能令人信服。過往藝評人每每樂意透過藝術家的身世經歷來評斷其創作與演繹的風格,可如是因果關係偏偏不該套用在里赫特這樣的天才身上。俄羅斯鋼琴學派「四大金剛」之一涅高茲將里赫特視作「盼了一輩子才盼來的學生」;也有傳聞說,隱居十二年霍洛維茨聽過里赫特的演奏會後,甚至揚言復出,生怕被這個後輩搶走風頭……這樣一位令同行乃至前輩又敬又怕的天才,應不需要「神秘主義」這樣的噱頭來自抬身價,其對音樂的理解亦不太可能困囿於個體經驗中。不信,你去聽他萊比錫獨奏會唱片中那三首貝多芬晚期奏鳴曲,應該不難從那些包羅萬有的豐富樂音中,聽出音樂家本人對於世事的深沉回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