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牛虻》作者伏尼契紐約二三事/海 龍

時間:2019-03-23 03:17:59來源:大公報

  上世紀中葉,在中國內地西方讀物缺乏,俄蘇文學曾經一枝獨秀。那時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虻》成了一代文學青年的「聖經」。可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牛虻》並不是蘇聯作家的作品,它是十九世紀末愛爾蘭女作家伏尼契創作出版的。它出版得很早,遠在俄國十月革命前。

  《牛虻》於一八九七年六月在紐約初版,三個月後它又在英國出版。但是可惜,這部後來在蘇聯和中國紅透半邊天的小說在它的故鄉乃至整個西方卻默默無聞;不要說一般讀者,即使是研究文學的人也鮮少聽說過它。於是,這部小說創造了歐美文學史和傳播學上的一個奇跡。

  它的作者伏尼契很長壽,一直活到九十六歲。很有幸,在她的晚年,她看到了自己的成功:由於這作品在蘇聯影響極盛,蘇聯讀者發現它的作者居然還活着而且就住在紐約!熱心的讀者得知其作者伏尼契晚景淒涼,蘇聯政府出面派駐美人員於一九五五年聯繫上她,送給她十八種蘇聯文字的著作譯本和一萬五千美元的稿費。這筆錢在當時是巨資,據說當時紐約一棟房子的價格大約是一萬三千元。

  除了經濟上的支援,這對老人精神上無疑是個更大的慰藉。她全然沒有想到,自己早在六十年前寫的作品,居然在世界的另一端引起了這麼巨大的反響和崇拜。據不完全統計,《牛虻》在蘇聯售了約二百五十萬本,並兩度被改編為電影發行。這裏還沒包括它在中國還被翻譯成中文並出版了一百多萬冊哩!

  《牛虻》為什麼吸引了遠在世界東方的俄羅斯和中國讀者那麼狂熱追捧呢?

  這本書幾乎可以說是一本充滿了鐵與血,激勵了無數俄國和東歐熱血青年成為革命者的文學聖經。它描寫的是意大利革命者暨燒炭黨人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的一曲英雄壯歌。

  《牛虻》的精彩不僅僅在於它的主題而更在於它宣揚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和堅忍決絕的淒情描寫,還在於書中主角亞瑟所持的斯多噶式自我犧牲、自我折磨和愛情的誤會及悲劇。

  這本書裏充滿了磁石般吸引青少年人的所有情節:初戀、政治上的背叛、情殤、身心俱疲、宗教出賣且混雜着酷冰與熱血。這一切,都發生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意大利─奧地利那哥德式陰暗且靉靆(編者註:讀音通「愛逮」,意為雲多而昏暗的樣子)的神秘氛圍下。這些,本身就加足了跟青春有關的幾乎所有作料。

  用「革命」的名義來扮酷青春,崇尚普羅米修斯式的苦修和堅忍,這樣的慘烈隳突了多少青春和愛情,又激發了多少為國捐軀的豪情!於是,在十月革命後革命風雲突變大動盪時代的俄國,這本小說影響了幾乎不止一代人。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冬妮婭、麗達,到《青年近衛軍》中的鄔麗婭、柳芭再到《卓亞和舒拉的故事》、《遠離莫斯科的地方》、《共青城》……究其本源,這樣的硬漢和獻身革命英雄主義主題的文學鼻祖大概可以追至《牛虻》中亞瑟和瓊瑪令人扼腕的悲劇結局。伏尼契幾乎可以說是創設這一類革命─堅忍英雄主義主題的原始教母。

  沒想到,一個多世紀前這部作品卻最早是在紐約出版的。而且這本書剛出版時飽受非議,被判為瀆神且宣揚反叛、有毒害青年傾向。但它牆內開花牆外香,出版次年即被翻譯成俄文盛行,甚至連作者本人都不知道。半個多世紀間,在世界的另一端它被奉為紅色經典,滋養了不止一代人。

  本書作者伏尼契出生於愛爾蘭,原名艾捷爾.莉蓮.布爾。她剛出生即喪父,主修音樂。一八八七年她到舊俄做音樂家庭教師期間接觸俄國革命者、同情革命。返回倫敦後她曾與恩格斯和俄國革命理論家普列漢諾夫結識,受到革命思想影響。後她跟從西伯利亞逃亡到英國的東歐愛國志士伏尼契結婚。

  倫敦曾是意大利革命流亡者們雲集之地。伏尼契經常和他們來往,從這些革命者中汲取了豐富的政治思想營養及源源不斷的文學創作素材,為此後成功地塑造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的英雄形象牛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九二○年代伏尼契移民美國。她丈夫成為古董書商,她則靠改編和教音樂謀生,同時也酷愛寫作。除了《牛虻》外,她還寫了其他小說,但它們的名聲皆不能跟《牛虻》同日而語。

  她的晚年,除了受到蘇聯政府的資助,當時中國青年出版社得知她的情形,也於一九五五年五月寄付了她五千美元稿費。伏尼契激動地給中青社寫了回信。對她而言,這次收到不僅是稿費,而是地球另一端中國人民的摯情。

  伏尼契一九六○年於紐約逝世,遵照她的遺言,她的骨灰撒在了紐約的中央公園。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