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馬勒的愛情\李夢

時間:2019-02-14 03:17:58來源:大公報

  圖:馬勒與妻子阿爾瑪\作者供圖

  兩年前的情人節,此欄與各位分享了畫家筆下愛的模樣,今天我們來談談音樂家的愛情故事。

  說到因愛而生的曲目,筆者可以舉出不少,例如蕭斯塔高維契寫給首任妻子的第七弦樂四重奏,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月光》,還有蕭邦為人熟知的第二鋼琴協奏曲慢板樂章,等等。作曲家固然創作風格各異,可面對愛情的時候,卻從來免不了走入一唱三嘆的繾綣情境中,將旋律揉捏成浪漫而不乏詩意的形狀。

  奧地利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一八六○─一九一一)平素性格古怪,一旦遇見愛情,也不自覺地收起另類倔強的暴脾氣,面對小自己二十歲的愛人阿爾瑪情難自已,將《第八交響曲》題獻給她(這是馬勒唯一一首標明題獻者的交響曲),還將《第五交響曲》中的慢板樂章說成是「寫給阿爾瑪的情書」,其間的朦朧與傷感、哀怨與迷離,使這一樂章格外受到後世導演喜愛,曾在《魂斷威尼斯》等以愛情為主題的電影中頻頻出場。那些抒情的長樂句綿長幽怨,直將聽者引入懷想慨嘆的情境中。

  不少敏感又心思重的音樂家總不免在愛情中經歷折磨考驗,馬勒與阿爾瑪也不例外。如果你以為比這位奧地利作曲家小二十歲的阿爾瑪是以崇拜者和仰慕者的身份出現在馬勒的生活中,那你就想錯了。與馬勒結婚不過是阿爾瑪八十五年人生中遭遇的其中一段不長不短的愛情,這位名噪一時的維也納交際花怎會甘願畢生以「馬勒夫人」的身份自居呢!

  馬勒與阿爾瑪的初遇,在一九○一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二十二歲的阿爾瑪出身名門,在維也納藝文圈中不乏追求者,其中便有以畫作《吻》聞名的畫家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出身優渥、長相優雅漂亮的阿爾瑪自然不會將馬勒放在眼裏,她毫不留情地指出馬勒作品中的不足之處,儘管對方當時已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藝術總監。馬勒偏偏對這位大膽的女孩子一見鍾情,見面當晚向她求婚,用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便娶得美人歸。儘管阿爾瑪明白馬勒與自己不論出身抑或性格都有顯見的差異,卻還是甘願走入這場婚姻,或許因為她太喜歡音樂吧。據她本人回憶,她初初聽到丈夫創作的《第三交響曲》時,竟「被一種無可名狀的興奮驅動……只願永遠陪伴在他身旁」。

  只是,阿爾瑪的這個「永遠」還是說早了些,那時的她沒有想到丈夫雖說已享負盛名,卻因童年不順遂的成長環境而時時受到不安全感的滋擾。他固然喜歡阿爾瑪的迷人漂亮,卻希望婚後的她拋下社交圈中光鮮盛景,甘心做一個溫良賢惠好妻子。因此,他勸阿爾瑪為他抄譜,做他的賢內助,卻獨獨不願阿爾瑪實現她少時的作曲夢想。殊不知,家庭與子女,從來都不是阿爾瑪的首選。

  由此看來,馬勒很有些大男子主義性格,可阿爾瑪偏偏不願滿足他的「直男」訴求。因此,這段婚姻僅僅維繫十年,便以馬勒因病離世而收場。其間,這位敏感多疑的作曲家從未停止對妻子婚內出軌的猜忌,甚至需要向着名的心理學者弗洛伊德求助。我不難理解馬勒對於這段老夫少妻婚姻的擔憂,更同情於他身處備受煎熬的婚姻情景中,仍能相繼寫出數首堪稱偉大的交響曲。從莫扎特到舒伯特再到馬勒,折磨損耗自己的短暫生命而為後世樂壇增添華彩的音樂家不乏其例,這也愈發令到自詡樂迷者如我感慨於藝術與生命的牽絆與糾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