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漫步古鎮柴橋/鄭 玫

時間:2019-01-16 03:22:33來源:大公報

  圖:鳥瞰柴橋古鎮/作者供圖

  去年秋天的一個下午,寧波市北侖區,陽光明媚。在好友的陪同下,我第一次走進位於蘆江北路二號的北侖柴橋小學。下課時間,小學生們在操場上踢足球、打籃球、打羽毛球、做遊戲,校園裏充滿了歡聲笑語。每每走過他們身旁,這些小臉蛋紅撲撲、腦門汗津津的孩子都會禮貌地向我們微笑或是打招呼。

  我身旁的高低槓上有兩位小朋友在聊天,其中一個小男生穿着簇新的校服、看起來像是剛剛入學,他雙手抓着低槓,昂着腦袋問坐在高槓上那個從個頭上看比他至少高兩個年級的男生:「為什麼有那麼多領導來參觀我們學校呀?」只見那男孩噌地從高槓上跳了下來,把自己的上衣拉整齊,正色大聲地對那小豆丁說:「那是理所當然的!你知道我們這個學校一百年來出過多少名人嗎?說不定你從這裏畢業以後也能成為不得了的人咧!」這時,小豆丁留意到我正在傾聽他倆的對話,有點兒不好意思地笑着跑遠了。

  柴橋小學的前身是「兩級蘆瀆公學」,由柴橋當地姚江岸村熱心教育事業人士鍾觀光先生創立於一九一○年。柴橋因橋而名,因蘆江河而生,柴橋的第一所學校取名「蘆瀆」而非「蘆江」,是因為那時窮人家送不起孩子去讀書,富人家也不會讓家中女孩求學,所以,到公學讀書的人特別少,創辦者以「蘆瀆」而非「蘆江」命名,表示學生人數少到只能用溝渠裏的細水來形容。就在同一時間的北京,清政府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了留美預備學校「遊美學務處」及附設的「肄業館」。民國初年,蘆瀆公學改名為區立蘆瀆國民學校,一九二四年改為縣立第二小學,後又更名為縣立柴橋小學。同年,清華大學在北京西北郊清華園創立。與聞名世界的清華大學一樣,柴橋小學辦校一百多年來,文脈悠久,名人薈萃,中科院院士王陽元、李志堅,以及國際著名生物學家孫立新、曾任中國財政部長的謝旭人等一大批名人都曾在這所學校啟蒙,從這裏走向遠方。一個小縣城裏的小學校能夠培養出院士和那麼多的國家級優秀人才,難怪柴橋小學的學生們要為自己的學校感到無比驕傲!

  柴橋小學位所在的柴橋古鎮,是「浙江四橋古鎮」之一(四橋古鎮為柴橋古鎮、黃岩路橋、紹興柯橋與奉化大橋)。早在宋慶曆七年(一○四七年),時年二十七歲的王安石來到鄞縣出任知縣,在他任知縣的三年時間裏,先後三次到海晏鄉為政,海晏鄉是鄞縣下轄的一個鄉,包括現在的柴橋、郭巨、大榭、梅山等地。這位年輕的知縣大人大刀闊斧,對海晏鄉進行了徹底的改革,發動海晏鄉的老百姓整治江河,修堤、造碶、築塘、圍塗。王安石曾任大宋宰相,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也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還是北宋革新詩派中最優秀的詩人。他在離職後,旅行途經南京,感懷所見所聞,寫下了組詩《江寧夾口三首》,《其一》以春光比喻秋光,表現出濃郁和諧的詩情畫意:「江清日暖蘆花轉,只似春風柳絮時。」或許在他沉吟之際,又憶起了當年在海晏的情景:在穿山半島上的蘆花叢裏,他帶領着原本以捕撈為生的漁民,奮戰三年有多,將東海之濱上的這片蕞爾荒茀之地改造成蘆花江畔美麗富饒的農田。

  穿山港是昔日海上重要交通樞紐,亦是浙東的重要漁港之一,也是海產品批發集散地。當地老人告訴我,當年柴橋也有「十三行」,雖說不能與創立於康熙盛世「洋船泊靠,商賈雲集,殷實富庶」的廣州十三行相比,卻引出了我對家鄉「十三行」的好奇之心。我順着柴橋「五境」(五境即五段的意思)主街穿弄走巷行走在橋北境、橋南境、中境、老上境、新上境之間,仔細尋找「十三行」的蹤跡。柴橋的「十三行」當始於明朝初期商貿古道形成以後,具體何年已無從考據。「十三行」有可能是「集散行」的音譯,也可能只是各個行當的一個概數。這些「行」除了買賣來自柴橋周邊的「漲網貨」與「塗貨」(「漲網貨」指近海用漲網捕來的小魚小蝦,「塗貨」指灘塗上生長的貝類如泥螺。北侖柴郭地區常用語),也售賣遠自象山、沈家門、定海和六橫燈漁港運來的海鮮,另外當然也經營其他時令產品。柴橋自明弘志元年(一四八八年)起人口開始增多,穿山碼頭逐漸成為當地著名的漁港。一八四二年,寧波被闢為「五口通商」商埠之一,寧波江北岸劃為通商地點,並於一八四四年一月一日正式開埠,同時在這裏建立了「外人居留地」。自此以後,近代寧波港港區遷移到名為「三江口」的地段。另外,隨着輪船運輸業發展,那種供帆船停靠的石勘式小碼頭(俗稱道頭)已不適用。在寧波與鎮海被日本侵略軍佔領時期(約一九四○─一九四五年),國民黨政府為抵抗日寇入侵,用沉船的方式封死了通往甬江的航道,於是,穿山碼頭成了當時重要的外運碼頭。由於商旅往來頻密,柴橋及穿山一帶開始變得繁榮起來,飯店、旅館以及其他林林總總的服務行業相應增多,街市上人群接踵比肩、熙熙攘攘,柴橋遂成為當時頗有影響的商埠之地,被稱為「小寧波」。

  寧波港位於東海之濱,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是中國最古老的港口之一。春秋時期稱句章港,唐朝稱明州港,元朝稱慶元港,明朝開始稱為寧波港。早在六千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就已經在這裏進行航海活動。一直以來,寧波人祖祖輩輩都沒有辜負這個優越的地理環境,持久不懈地開發港口、發展航運事業,並且把寧波建設成了一個獨具魅力的國際港口名城和東方文明之都。

  港口作為航運業的樞紐節點和進出口貨物的主要集散地,對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可以說相輔相成。港口為港口城市各行各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港口城市經濟的發展也為港口生產帶來強大的動力。在歷史的巨輪駛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後,一九八四年一月寧波市獲批成立濱海區,亦稱「小濱海」,緊接着於一九八五年七月成立新的濱海區,一九八七年二月更名為寧波市北侖區。北侖的誕生是「小寧波」地區在歷史新時期的又一次啟航,而北侖港這個二十五萬噸級重載海輪可以自由進出、三十萬噸級可候潮出入的天然深水良港,是中國沿海地區面向世界,特別是連接美洲和大洋洲的綜合性大型港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