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說「米」\鄧儀

時間:2019-01-12 03:18:03來源:大公報

  談食,自然首先想到米,米是廣東人的主要傳統食糧,不可一日無此君也。米在過去象徵着財富,得到了米就是得到了貴重之物,因而「得米」有得嘗所願的意思,意指當事人努力經營的事情最終獲得圓滿的解決。與米相關的廣東俗語不少,比如「有米」,是指很有錢,很富裕的意思;「倒米」則指敗家、趕客、拆台。

  至於「得米」源自何處?或與從前的科舉制度有關。清代梁恭辰的《北東園筆錄三編.食廩餼》中曾記載了兩位讀書人的故事,一位叫諸雪堂,另一位名叫趙漁塘,兩人一同應考科試,諸雪堂在夜間忽然做了一個怪夢,夢中看見趙漁塘駕着一船的米迎面而來,一心以為是來送米給他,便走上前向趙招呼,誰知趙氏對他說:「你的米還未到,仍在後頭。」諸氏醒來後亦不明白夢中的含意。等到放榜後,才知這是暗示趙漁塘以優異生的資格,獲補選享受食廩餼的待遇。而諸雪堂則一如夢中預言,要再多等十餘年後,才得以優異生的資格入替趙漁塘騰出的獎學金空缺。

  科舉時代,朝廷發放膳食及生活補助給中選的廩生,類似今日獎學金之類的優惠津貼。讀書人寒窗苦讀,最終目標之一,是獲得享受朝廷俸給的成果。故事中的兩位讀書人的運米船,隱喻「得米」的意思。

  年關將至,老廣又開始張羅親製年糕和蘿蔔糕,兩樣以米為原材料的傳統糕類美食。年糕寓意「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有「五福」、「六寶」、「金錢」、「如意」等造型,而蘿蔔又稱為菜頭,取其好彩頭的諧音,吉利又討喜。

  祝願新的一年,人人「得米」,「有米」又有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