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秋遊羅馬/李 夢

時間:2018-11-15 03:17:00來源:大公報

  圖:羅馬鬥獸場外景/作者供圖

  初初被告知要去羅馬聽音樂會,興奮的同時略有緊張,因為曾經聽身邊不止一位朋友提到自己在意大利被搶或是被偷的驚險經歷。而等到羅馬街頭數天閒逛後,我坐在返港的飛機上回想這一程,才覺得自己幸運,不單成功避開市中心精明無比的扒手黨,還邂逅了秋日的暖陽、如洗的藍天以及納沃納廣場附近一場短暫卻浪漫的落日奇景。

  我從來不是一個樂意規劃旅行的人,也不愛讀「去某某城市必看的二十個景點」之類的文章。這樣的懶惰或許也有好處,那就是不論在路上遇見怎樣的風景,都是足以眼前一亮的驚喜,而錯過任何「打卡」地點也不會覺得遺憾可惜。來到羅馬之前,我對這座城市的印象,仍停留在中學的美術課本以及研究生時「文藝復興藝術」那門課的教材裏,至多不過知道「三傑」的名字、卡拉瓦喬動輒血腥暴力卻無比精彩的畫作,以及經典電影《金枝玉葉》中夏萍手裏的Gelato冰淇淋以及她與派克一同穿行的街巷和廣場。

  飛抵羅馬,在周末少人的清晨。出機場搭的士去往市中心的酒店,打開車門,見到司機朝我眨一眨眼睛,又帶一點似壞非壞的笑容。終於來到意大利了,我想,這裏的男士太知道如何得體又不失情趣地表達自己的善意。之後那幾日,不論酒店前台接待員工那張俊美如羅馬雕塑一般的臉上偶爾露出的笑,餐廳侍應約我們玩自拍做鬼臉,抑或機場退稅專員的玉米辮和花襯衫,都足以讓遠道而來的我放鬆下來,用半生不熟的意大利單詞在街上四處與人問好,像個開心的傻子一樣。有人說,意大利人和美國人的性格差不多,都是隨性不拘大大咧咧的。細想的確如此,只不過美國人的隨性是因為從不曾承負動輒數千年的深厚歷史,而意大利人的隨性,則是在綿延千年的智慧與文明中浸潤太久而生出的謙和與自在。

  曾經聽人說,羅馬幾乎是一個開敞的考古現場,去到之後深以為然。那些文明初興時的教堂、宮殿與闊大的廣場自不必說,連廢墟、遺跡以及斷掉一半的廊柱也大方袒露在人流擠擁的市中心,毫不遮掩,率性自在。你盡可以說那是因為意國政府財政緊絀無力修繕,但若看到硬幣的另一面,則是當代與古代、人與自然和歷史的諧和相處。如果避開遊客過多的羅馬鬥獸場、西班牙廣場以及梵蒂岡博物館,去到清晨的聖天使堡、午後的卡拉卡拉浴場以及黃昏時納沃納廣場附近的長階梯,在高聳的石柱、巨型傘松以及迴廊之間穿行,你會聽到遼遠時空的回響,生出「不知今夕何夕」的奇幻之感。

  隨性之外,羅馬的另一重面貌是「多變」。晴時雨時,光中暗中,總有迥然相異的樣貌。初到那幾天落雨,給深秋的天氣增添一些涼意。撐傘在路上走,見到梧桐樹葉輕輕落在石板街上,見到雨中的大小廣場一片迷蒙水氣,雨聲時強時弱,伴隨高低遠近的教堂鐘鳴,靜寂,肅穆而安然。從威尼斯回到羅馬後,陰雨一下子消散,萬里晴空無雲,灰黃色高牆與巨型大理石雕像在爽晴天色下泛着耀眼白光,直讓人覺得這是一座沒有暗角的榮光之城,依稀想見千年前此地難用語言形容的華麗和繁盛。天光明暗,相隔千年的時空,交織纏繞在一起,共同模塑這座「永恆之城」。街邊小孩笑鬧跑過的廣場,或許與米開朗基羅同齡;卡拉卡拉浴場的馬賽克甬道,曾親見一千多羅馬人在其中沐浴與社交的盛景。在羅馬,歷史從來都不是過去,不是往昔,而是當下,是現場,就在你我身邊。

  西方有諺:羅馬不是一天建好的。我想,這裏的「建造」,並不只是那些巨型的宮殿,直入天際的方尖碑以及交錯蜿蜒的石板路,還有文明、智慧以及記憶年復一年的累積與堆疊。石碑表面的光滑,是無數雙手摩挲後的痕跡;通往天使堡橋上的同心鎖,是眾多愛情的見證;西班牙台階和許願池旁的石板路,又曾記得多少難以言說的奇遇和邂逅?只要羅馬的太陽每日升起又落下,這裏的苦樂甜酸故事必將越來越多,疊加、醞釀、發酵,釀出一個龐然又奇巧、虛幻又真實的永恆現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