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啤酒節在香江,德意志展風情/馬 超

時間:2018-11-12 03:16:53來源:大公報

  圖:「馬哥孛羅德國啤酒節」體現香港文化多元性強、包容度高/資料圖片

  香港不僅保留着東方傳統節日的精華傳承,還能感受多元的文化節日特色,比如耶誕節、耶穌受難節、復活節、萬聖節等。還記得第一次在香港過萬聖節,當時走在銅鑼灣的路上,扮鬼者無處不在,隨時可以被嚇到魂飛魄散。除了東西方的傳統大節日,香港還能體驗各國特色正宗的節日,比如日本的秋祭、德國的啤酒節。十月中到十一月初,二個國家的節日活動在香港躍動着。

  在尖沙咀馬可波羅酒店舉辦,為期二十四天的「第二十七屆馬哥孛羅德國啤酒節」在十一月上旬落幕。從去年的數據來看,共賣出五萬二千四百四十公升啤酒、二萬一千三百六十個德國鹹麥包圈、一萬四千九百五十三隻豬膝、二千一百五十升雪糕。如果數字說明了香港德國啤酒節的熱度,而現場的樂手、音樂、啤酒競飲遊戲、德國雞仔舞,才能調動起你一年的激情,是德意志風情的那種。這時的尖沙咀及馬可波羅酒店,不說萬人空巷,也是人滿為患,人手一杯德國啤酒,巴伐利亞的小帽更是處處可見,洋溢節日的喜悅和歡騰。

  一直以來,認為啤酒是大腹便便的天然好朋友,加上人們喜愛喝冰涼啤酒,這與中醫溫補背道而馳。不過,適度的啤酒有着不為人知的保健作用。一是對心臟和骨骼的健康維護,前提是適量;二是啤酒的強大去污除油的功效,啤酒中的糖分能夠分解油污,擦拭廚房和餐廳相關的油漬,特別有效;三是啤酒中的蛇麻子(通常用作酒花),有美容作用,還可溫腎利尿;四是啤酒能夠營養頭髮。

  德國朋友告訴我,啤酒節對於德國人來說,可以類比為春節對於中國人,是德國最大最重要的節日。在德國,一般持續兩個多禮拜,舉國歡慶。德國對啤酒的愛之深沉,體現在他們在世界啤酒發展史和釀造科學的貢獻是,是最大的。這很「德國」,愛就愛得徹底,要為之傾注熱情和付出。德國不僅是大多數貯藏啤酒品種的誕生地,也創造出了許多獨特的艾爾(Ale)風格。可類比該國對哲學、文學世界和音樂殿堂之貢獻。

  今年,工作機緣,有機會和德國相關業界的精英朋友們又到江蘇,一起度過啤酒節,切身體驗德國文化。如果說,喝啤酒、吃香腸、啃豬膝、嘗麥圈,是形式上的體驗;而和德國朋友們聊創新、談技術、說時政、唱高歌,才是文化上的碰撞。他們的熱情與理性、創新與嚴謹、熱情與細膩,作為一個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深處其中的田野調查,能夠讓你無時不處的反觀文化的差異,而他們的民族特質,造就了世界上最強的製造大腦,非常值得感悟和學習。

  德國人的細膩和敏感,有個小故事對我震撼很大。由於環境相對嘈雜,德國朋友與我拉到一旁商討工作相關事宜,本來坐在一起的一家人恰好提前離場。德國朋友於是很驚慌失措地到處詢問,是不是他們在旁邊時間過長,冷落了這些朋友。於是,東道主連連解釋,你們是到當地的客人,招呼好你們是我們的責任。

  近日和日本朋友吃飯,講到德國的感情細膩,日本朋友連說,自己也發現,日本和德意志的細膩是極其合拍的,所以很容易相處為朋友。兩個製造業的技術領先國,竟讓人在文化中,感受到對細膩的執著。文化是風土人情的載體,這個細膩的軟實力,也能深層次影響物質發展的規律和進程。當然,文化也離不開物質,更離不開開放包容的土壤。

  不得不說的是,香港確切能夠體驗到各國文化的風情。從感性來講,這離不開香港的包容,文化多元;從理性來講,自由貿易和高端物流港,容易買到價格相對低廉而材質新鮮的原料。前不久訪談李山博士,他從事全球投行相關領域多年,對香港文化的繁榮讚嘆有加,稱香港應是東方的佛羅倫斯,成為絲路文藝復興中心。香港是一座文化大熔爐,各國文化都能融洽相處。而且,各種文化乃至社會事件的衝突,能碰撞出文化思想的新果實。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