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元朝佛幡照耀絲路/小 可

時間:2018-10-14 03:16:35來源:大公報

  圖:元朝佛幡製作細緻動人   作者供圖

  在香港文化博物館的「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覽上,絹幡文物讓人大開眼界,只是一塊旌旗,小小一塊布料,但製作精緻,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和宗教交流的藝術結晶。幡,原是戰場上武者用以統領軍旅、顯揚軍威之物,及後被佛教僧尼和信徒用作宗教活動的物品。佛幡,與藥師佛有關。

  藥師佛是梵語,或稱藥師如來,原名為藥師琉璃光(王)佛,或藥師琉璃光(王)如來。藥師佛全身通透,藍色似琉璃,此佛重視幡供養和燈供養。《藥師經》有雲:要脫離危厄,應做兩件事,一是造七層燈,每層七盞,共計四十九盞,有燈四十九盞,便可照耀幽冥苦痛眾生,讓眾生得到光明,彼此得以相見;另一是懸掛五色(青、黃、赤、白、黑)延壽神幡,為病人祈福。五色代表五行,代表人體內五臟,用神幡奉佛,表示養五臟以延續壽命。幡是佛教信仰的重要且莊嚴物品,象徵降魔、消災免病、求福祈壽,彰顯佛菩薩威嚴。古絲路上,無論中原人或西域人,也有幡供養的情況,且被視為大事,有大寺就曾出現懸掛覆蓋的彩幡以萬計之多。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幡多為彩幡。幡有大幡小幡,大小有一定的標準,至於形狀,一般是幡頭呈三角形、幡身長方形,多用布製作,也有用金銅、雜玉、紙等,多懸掛於堂內柱子上,或樹立於佛堂前庭,或附於天蓋四隅。

  上述展品名為絹幡,為元代(公元一二七一年至一三六八年)敦煌出土文物,至今保存較完好,以紅、綠、黃、藍、白等顏色組成,以絹、綾、紗三十塊材料剪貼並縫製而成,是薄而堅韌的細緻織品。此幡左右對稱,幡頭呈三角形,由多塊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拼貼而成,幡頭下面有三條帶子,中間的一條有八層,左右兩條各有七層,中間及左邊的帶子有流蘇。宋、金的紡織業已經不錯,到了元朝,紡織、印染、刺繡等工藝更有所提高,綾、羅、綢、緞、絹、紗等各地均有織造,元朝時單是官辦織繡作坊就有八十多間,民間絲織以江南居全國之首,蜀錦也很受歡迎。

  古絲路上,中外商旅、使者和僧侶在進出邊關前,都會在敦煌稍作停留,多種宗教都留下了痕跡,從壁畫所見,佛教是絲路上多種宗教中一個重要宗教。

  遊敦煌,可以欣賞到敦煌研究院在數碼影像記錄、三維信息提取、虛擬現實重現,以至透過互聯網和多媒體節目多方面的顯著成績。是次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敦煌研究所合辦的數碼展覽,觀者也能看到以數碼技術展現的虛擬洞窟、多媒體互動裝置及影音節目等,可知科技與文物保育何其重要。

  現代「一帶一路」與古絲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把握好機遇,在和平公平的氛圍下,成員國之間相互合作、互惠共贏。像佛幡一樣,救世道良心,傳遞的是熱誠交往、彼此守護的信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元朝佛幡在古絲路上出土,饒有意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