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物 累/李憶莙

時間:2018-07-16 03:16:54來源:

  喜歡小物事,是有那麼一點點戀物癖,尤其喜歡中國製造的文玩。這些造型各異的文房器物,大多鵰琢精細,非常漂亮。雖說可用可玩,但多數是用不着的。比如印章、印盒、筆洗、墨、硯等等。至於用在書桌上作擺設,還真的不切實際。書桌已夠小的了,再擺些東西,豈不是更為不便。

  好在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布製的盒子,多數是織綿的。裏面先鋪上一層棉絮,再縫上一層白綢,做成符合物器的體形,把它置入,就像一張嬰兒床般地柔軟舒適,既安全又溫暖。

  每次打開盒子,總為這麼的一個盒子而感動。是感動於這分細心的呵護。不由地也小心翼翼起來,是不忍心驚動,深怕會破壞了凝聚在其間的良辰美景。

  故而,我的抽屜裏有很多個織綿盒子。裏面裝的並不是什麼珍寶,不外是一些圖章、墨、內畫鼻煙壺、石、骨、牙雕、玉珮之類的工藝美術品。不值幾個錢,卻因「睡」得太安穩了,總不忍心將它們取離那張軟綿綿的「床」。便集中放在抽屜裏,有空時取出來看看,賞玩一番,然後再放回原位。

  這些東西,說是半新半舊,其實在我的抽屜裏已經歷了不少年月。更由於我的念舊惜物,這些物件轉眼成了舊藏。買的時候,是在那個商品根本沒有包裝可言的年代,卻有着一分如此細緻的心意。也許,是因為曾經經歷過那麼的一段文化被摧毀的十年浩劫,大家都有彌補的心意,想作出一番償還吧,同時順便提醒一下:絲綢是咱們老祖宗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傑出貢獻,等同薪火,是要傳承的。

  回首過去,如今世道不一樣了,唯獨織錦不變。在機杼旁,中國人走出來的是一條古老的絲路。多少年了,仍然不過時——喏,最近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重大戰略,借的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名稱,衍生二十一世紀新經濟構想。而我,最不懂得的是經濟,所想到的是有關絲綢之路的歷史、特徵、宗教、文化藝術及人物方面的傳播效果。當然,經濟繁榮,必帶動新一波的文化流通。這好比當年的那一頁滄桑史——莫高窟的藏經洞被打開了,裏面所藏的經卷古籍何止芥納須彌,小中見大?它更為震撼人心的,應是那可容納整個世界的人生大智慧吧。

  人生來到這個階段,體會已然不同了,終於明白物事比生命持久,所有的一切都是身外物,終將成為負擔,是人生無形的苦役。莊子的「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誰不懂呢,只可惜知易行難啊。

  從織錦盒裏的物累到那一匹匹的織錦絲綢,要說它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也無不可。絲綢歷史之久遠,可從絲路出土的文物說起——絲綢是線索,一針一線地沿着絲綢之路探究,你會發現日本人最傾心於這條路。或許吧,是想證明在千年前,日本人已經到過中國。至於要證明些什麼,我不甚了了,反正絲路嘛,憑的就是絲綢。而絲綢在日本的歷史上佔據了怎樣的位置?我知識淺薄,所知零蛋。即使有志考古,也不是日本,這是實話,也是題外話。

  絢麗的織錦,無論遠觀近看都美得無與倫比。特點是喜氣洋洋,可惜在現實生活中,它總派不上用場,且日漸式微,就更遑論可用來做日常穿着的衣料了。在我們這裏,除了酒樓的服務員,有誰會穿織錦?尤其織錦旗袍,那只能是工作服,也只有穿在工作的範圍以內。

  至於蓬門未識綺羅香,則是貧家女的羅愁綺恨了,與織錦無關。但它仍佔有一席之地,只是最精彩的部分已黯然失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