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長策報告 十年擬建逾30萬公營屋 首五年落成1/3

時間:2021-12-09 04:29:12來源:大公报

  圖:《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指未來十年將有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預期只有三分之一單位能在首五年落成。圖為綠置居鑽石山啟鑽苑。\大公報記者馬丁攝

  運輸及房屋局昨日公布最新《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覓得土地量與建屋量是歷來最高,但居於環境欠佳單位住戶量也是有長策以來最高,全港有12.71萬戶,較去年增加5100戶。政府未來10年已找到350公頃土地,足夠供應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供應繼續「頭輕尾重」,只有三分之一單位預期能在首五年落成。被問何時能告別劏房,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當10年後供應滿足需求,公屋輪候及其他居住情況都可得到紓緩。

  對於公營房屋供應「頭輕尾重」,有劏房戶坦言「真係睇唔到希望,我哋想要嘅,只係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家!」\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新一份長策報告把2022/23至2031/32年度建屋目標定為43萬伙,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七三比」,即公營和私營房屋供應目標分別為30.1萬和12.9萬,連續三年相同。當局預料,未來五年公營房屋總建屋量為10.69萬伙,當中包括7.31萬個公屋/綠置居和3.38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整體較去年推算的五年期多5900伙。

  政府已覓得350公頃土地興建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可滿足長策目標的30.1萬伙,覓得的土地量與建屋量均是歷來最高。單位供應主要來自新發展區、改劃用地、棕地發展等,但預計只有三分之一,即約10萬伙能在第一個五年,即2026/27年或之前落成。私樓方面,政府預料未來三至四年,一手樓供應量約為9.4萬伙,較去年增加2000伙。

  報告又披露,全港居於不適切居所的住戶數目為12.71萬戶,按年增加4.18%,亦是有長策以來新高。當中劏房住戶達9.22萬戶,按年增加3200戶;居於非住宅大廈的住戶亦增加1400戶,至7000戶;另有2.21萬戶居於臨時構築物、5800戶居於與其他住戶共用單位。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早前提到關心香港房屋問題,期盼香港告別劏房、籠屋。陳帆昨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會否在長策加入「告別劏房」的路線圖,他表示,長策估算未來10年的公私營需求,會考慮住戶數目淨增長、受重建影響的住戶、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以及外來人口等因素,強調土地供應可滿足43萬個單位的需求,當10年後供應滿足到需求,公屋輪候及其他居住情況都可得到紓緩。

  就居於不適切居所住戶數字再創新高,陳帆表示,最根本解決方法是造地及覓地建屋,而安排住戶暫住於較適切居所,只是過渡安排,換取時間覓得更多土地。他續說,如果土地供應充裕,希望能滿足市民「住大啲,住好啲」期望。

  倡引入「私人參建」公營房屋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居於不適切居所住戶持續增加,關鍵在於公屋輪候時間不斷延長,政府須有效壓縮規劃程序和加快建屋,讓第二個五年的供應可提早落成。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認為,過往五年,政府不斷重複公營房屋供應以「頭輕尾重」形式落實,現時理應已經「到尾」,惟供應依然是「輕」,未來五年須「急起直追」。葉歡迎政府提出借助私營市場的專業能力加快房屋供應,建議可重新引入「私人參建」公營房屋,多管齊下增加供應。他又希望政府進一步「拆牆鬆綁」,加快大型造地計劃及新發展區進度。

  對於政府無具體時間表「滅劏」,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表示,擔心基層市民難以在短期內告別劏房,建議透過增加公營房屋用地比例、加快市區更新項目、增建過渡性房屋等,回應基層市民住屋訴求。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