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柏鵬不懼隔離 訪港獻藝

時間:2020-11-22 04:23:19來源:大公報

  圖:(左)柏鵬是今年1月下旬起首位來香港演出的外國古典音樂家。(中)成為指揮之前,柏鵬已是知名小提琴家。圖為他與鋼琴家克里奇於9月底香港小交響樂團的音樂會演奏。(古)柏鵬表示,疫情下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和樂團、合唱團都在經受着困難時刻

  9月在灣仔的一間酒店裏,小交客席指揮、德國指揮家柏鵬(Christoph Poppen)度過了演出前的14日隔離。帶了足足40公斤的書和樂譜、還有一把小提琴的他告訴記者,他為每日的隔離生活制定了計劃,而他的房間坐擁維港海景,伙食也不錯。疫情下,今年1月下旬起已經沒有外國古典音樂家來香港演出,而這個紀錄到9月26日的小交音樂會告終,柏鵬為此場演出擔任指揮。\大公報記者 李亞清

  「以往我常處在繁忙工作的時間壓力中,疫情讓我放慢了生活的腳步。」柏鵬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這位常駐慕尼黑的音樂家說,「不過我仍有很多工作職責,還要為以後的演出研究樂譜。」開心的是,工作之餘,他多了些練琴、看書、和家人相處的時候。

  「聽錄音與聽現場的不同,就像視頻與見面」

  除了指揮,柏鵬這次也參與演奏,與和他同期在香港隔離、也為了那場音樂會而來的德國鋼琴家Alexander Krichel(克里奇)合演貝多芬的「春天」奏鳴曲。這場音樂會沒有現場觀眾、而是由音樂家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錄影演出,原因是疫情下的特殊規定:大會堂9月底前不會開放予現場演出。柏鵬說:「觀眾對音樂演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沒有現場觀眾,演出效果多少會受到影響。」

  「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和樂團、合唱團都在經受着困難時刻,只有部分獨奏家可以舉行小型音樂會。比如我此前赴韓國的音樂節,韓國早前恢復演出,但8月起疫情反覆,原本的一些演出取消,只有部分進行。」赴韓國演出時,他已歷經過一次隔離。

  柏鵬續稱,「不少中小樂團比大型樂團更為艱難,因售票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比如我擔任首席指揮的科隆室樂團,就要依靠明年新樂季的售票。」對於疫情後古典樂的觀眾群會否回歸,他較為樂觀,並說:「音樂廳裏不是太過密集,惟要保持安全距離,這是我們需要提醒觀眾的。」

  互聯網時代,不少人選擇在網上聽錄音、而不是聽現場,因錄音更易接近完美。柏鵬又作何感受呢?他說:「聽現場時,聲音到達身體,那種震撼和真實是無可比擬的。就像我在隔離,雖然可以通過視頻、語音和人交流,但代替不了面對面的溫暖。」

  隔離期間他每日以「我的隔離日記」視頻在小交社交媒體上與觀眾見面,一次他演繹了巴赫第二無伴奏小提琴組曲的《薩拉班德舞曲》。成為指揮之前,他已是知名小提琴家。近年來往於世界各地擔任指揮的他,出差時多是行程緊密,不會帶上小提琴。記者猜想,這把小提琴可曾在柏鵬身為小提琴家時,隨他周遊世界?他說:「那把琴被我賣掉了。現在這把是朋友借出的,和我那時用的琴來自同一位小提琴製作師Guadagnini、也是他同時期的作品(誕生於約250年前),我很喜歡。」

  「交響樂團不就是大一點的室樂團嗎?」

  要說由演奏轉型指揮的、或是兩者皆傑出的音樂家,20世紀美國小提琴家及指揮家梅紐因就是代表,他少時以小提琴演奏震驚樂壇,晚年以指揮活躍舞台。如今64歲的柏鵬,在32歲時聯合創立了凱魯比尼四重奏,於世界各地演出室樂近20年,涉足指揮時約47歲。柏鵬回憶道:「那時有人建議我去指揮,我想,交響樂團不就是大一點的室樂團嗎?我的室樂經驗豐富,有些信心,於是開始嘗試。後來越來越多的樂團找我指揮,我便在這條路上走了下去。」

  「在某種程度上,指揮比小提琴簡單,不過那是在起步時,後來越來越難。」他說。「我的指揮生涯開始得晚,未有像小提琴一樣在音樂學院學習。我多從前輩指揮家們身上汲取經驗,比如英國指揮家Sir Colin Davis,芬蘭指揮家Jorma Panula,而對我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意大利指揮家Claudio Abbado──我在樂團演奏時從他的身上學到很多,他對樂譜非常熟悉,並且他不是控制型的指揮,將樂手當成夥伴。那時我已有些指揮經驗,於是一邊學習,一邊摸索。」柏鵬自2015年與小交合作至今。在他看來,樂團的個性正愈發凸顯,且擅長具有表現力的演奏:「樂團中每個樂手都加入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正是他們的個性,凝聚成了樂團的個性。打動了自己,才能將音樂送達到觀眾的內心。」

  訪問尾聲,記者問道,如有14日在香港、不需要隔離,會怎麼度過?他在電話那頭豁然一笑:「我多次來港,卻從未有過這樣的時候。我想去海灘、去爬山,看一看那些至今還只在照片中看過的動人風景。對我來說,香港像是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