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財經分析/疫情下的房地產鬆綁/李靈修

時間:2020-02-23 04:23:45來源:大公報

  本周中國央行公布了2019年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談及樓市部分重提「房住不炒」,並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一說法多少令人感到失望,特別是在「央媽」放水後,房地產作為穩經濟的主心骨被外界寄予了太高期待。

  庚子鼠年對於房企來說並不友好,設想中的小陽春變成了倒春寒。疫情期間地產商幾乎無銷售回款,資金鏈普遍緊張。據坊間不完全統計,從元旦至今的五十天裏,人民法院公布的破產清算房企有96家。即使是業內巨頭日子也不好過,恆大地產近日宣布實施「在線買房」,六百多個樓盤以七五折推售;若用戶註冊「恆房通」APP,只需5000元(人民幣,下同)訂金即可鎖定房源。經此一役,內地買房首付門檻成功由百萬級別降至千元水平。

  當然,感受到壓力的還有地方財政。數據顯示,2019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佔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90%,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一季度受疫情衝擊,稅收收入下滑幅度不小,而土地出讓金本應成為補充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關鍵渠道。但目前百城的土地流拍率已經達到40%,創歷史新高,土地溢價率回落至8%,也處於歷史低點,加上七十城房價持續回落,開發商拿地意願被進一步削弱,地方財政收支陷入惡性循環。

  按照天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預計,今年與疫情直接相關的財政減收和增支達到1.09億元至1.45萬億元。其中,一季度土地出讓金預計減收30%至45%,全年土地出讓金減收3%至4%,即2100億至2900億元。

  眼下多地已展開自救措施。自2月12日開始,包括深圳、上海、無錫、西安、南昌在內的十餘個城市推出各類樓市支持政策,從土地出讓金緩繳及降低比例、預收資金監管放鬆,到信貸適度寬鬆,預售標準條件放寬等多個維度,給予樓市有力支撐。樓市鬆綁方向已經由土地、施工向銷售端延展。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而目前疫情還未迎來階段性拐點,從防風險、穩經濟、托財政等多方面考慮,樓市鬆綁的確存在必要性。上述地方支持政策多集中在緩解房企現金流的壓力,未來限購限貸限價等供給端政策鬆綁也有望陸續落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