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大灣」之光系列(二)\明清之際, 西學又東漸\姜舜源(文/圖)

時間:2020-01-22 04:25:19來源:大公報

  在中華文明史上,「西學東漸」由來已久,較早大規模的一次,像東漢開始佛學由古印度,經新疆逐漸傳入中原,並繼續東漸朝鮮半島、日本,唐代玄奘法師「西天取經」達到高峰。還有魏晉隋唐拜火教、唐代景教即後來基督教,由西方東傳我國中原腹地。因為中華文化巨大包容能力,佛學儼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一部分。如今所謂「西學東漸」,是明清之際開始,西方文藝復興之後近代西學的東漸。

  南宋時期,閩、浙毗鄰京畿和經濟腹地,除西北絲綢之路受阻外,當時出口商品以易碎和沉重的陶瓷為大宗,只有海運才能勝任,所以寧波、泉州等港口大行其道。工業革命開始西歐生產力爆發,明清時期西方海運至中國貨物激增,廣州、澳門、香港等大灣區口岸,以區位優勢紛紛成為中外貿易集散地,也成為西學東漸橋頭堡。清中期吳汝綸稱:「西學東來,始明季晚」(《深州風土記敘錄》),清末劉錦藻主修《清續文獻通考》採「西學東漸」提法。筆者認為,嶺南地區作為宋代官員貶謫地,很多開明知識分子在此傳播進步、革新、開放意識,也是嶺南文化開放包容的重要思想基礎。

  蘇軾貶謫 文化嶺南

  北宋蘇軾(一○三七至一一○一年)於宋哲宗紹聖元年(一○九四年)十月,第二次謫官到達惠州,四年(一○九七年)四月再貶海南儋州,在嶺南三年。他大致是沿着唐代以來的「梅關古道」,一路南下一路詩。經過軒轅黃帝南巡大會諸侯、演奏韶樂的韶關時,憑弔中華文明初祖,「粗識軒轅奏樂聲。」(《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過韶關南曲江,瞻拜佛教禪宗六世祖惠能真身,作《南華寺》:「雲何見祖師,要識本來面。」過英州作《碧落洞》,過清遠作《峽山寺》:「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嶺南士民向這位懷才不遇的失意文人,張開熱情的雙臂,「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初步考察後感嘆嶺南是仙鄉:「此邦宜著玉堂仙。」過廣州作《廣州蒲澗寺》、《贈蒲澗信長老》、《發廣州》等。行經惠州羅浮山,先作《遊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讚嘆:「人間有此白玉京,羅浮見日雞一鳴。」終於抵達惠州城,感覺原來似曾相識,如同回到故鄉。人們根本不明白他究竟何錯之有,父老鄉親久聞大名,相攜歡迎他。《十月二日初到惠州》:「髣髴曾遊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吏民驚怪坐何事,父老相攜迎此翁。」當地安置他住進風景名勝合江樓,但見「海上蔥曨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寓居合江樓一首》)此間不但山明水秀,而且民風淳樸,於是寫信告訴朋友:「吏民相待甚厚。」(《與陳季常書》)

  清宮舊藏《宋蘇軾淩虛臺記》冊(圖一),一冊六開十二幅,每頁縱二十八、闊十四厘米,絹本,行楷,文末署「紹聖四年三月十四日,軾在惠州書」,時在蘇軾離開惠州前夕。此帖是抄寫嘉祐八年(一○六三年),為陝西鳳翔太守陳希亮所作《淩虛臺記》,內容雖與惠州無關,但是在嶺南期間也是晚年書法力作。字體以楷書為主,比十四年前寫的《赤壁賦帖》反而清秀英挺,並非典型的「蘇體」「偃筆」(卧筆側鋒)風格,可見嶺南給他好心情,也說明這位書畫藝術家靈活變幻的能力。今惠州西湖建有蘇東坡紀念館。(圖二)

  西湖藤菜 廣菜先河

  蘇軾是古代文人裏對膳食、果蔬、酒、茶均有精湛造詣的美食家。楊梅、荔枝、桂圓、香蕉等嶺南色彩繽紛的特產生果,令他傾心:「南村諸楊(楊梅)北村盧(盧橘),白花青葉冬不枯。垂黃綴紫煙雨裏,特與荔支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他老人家就地取材,在此相繼很快釀出家酒「羅浮春」、「桂酒」、「真一酒」。「江風初涼睡正美,樓上啼鴉呼我起。……樓中老人日清新,天上豈有痴仙人。三山咫尺不歸去,一杯付與羅浮春(自註:『予家釀酒名羅浮春』。)」(《十月二日初到惠州》)發出衷心讚嘆:「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惠州一絕》)

  蘇軾對如今名揚四海的廣州菜以及潮州菜,似有開先河之功。參照江南名菜蒓菜羹廚藝,以惠州西湖出產的燕脂藤做湯,可以和江南著名的蒓菜羹媲美:「豐湖(西湖原名)有藤菜,似可敵蒓羹。」(《新年》)如今潮州名菜,以白薯葉作成的「太極護國羹」,應與蘇軾的燕脂藤羹一脈相承。唐宋以來嶺南地區是朝廷貶官集中地,據統計唐代有六百二十九位、宋代四百九十一位。宋代印刷術昌明,嶺南文化隨着文化名人影響進一步擴大。而蘇軾的繼室王朝雲,則長眠在惠州西湖之濱。

  西洋傳教 澳門中轉

  明萬曆郭棐《廣東通志》記載,嘉靖二十二年(一五五三年),葡萄牙人藉口商船觸風濤裂縫,要借澳門一帶晾曬貨物,以賄賂海道副使汪柏獲准搭建些帳篷,接着「運轉瓦木石為屋,若聚落然」,慢慢安營紮寨,至嘉靖二十六年(一五五七年)開始定居澳門。到了明清之際的十七世紀,一個南歐式小城出現在南海之濱澳門。它由城牆和眾多炮台保衛着,有眾多的教堂和修院,有大量公共機構設施。二○○五年經中國政府申請,這座「澳門歷史城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澳門在明清之際起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歷史上葡萄牙擁有天主教,在遠東地區傳教所謂「保教權」,大部分到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傳教士,都須經葡國首都里斯本至澳門,再轉到目的地;一五七五年,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成立澳門教區,從十六世紀中葉以後,澳門一直是天主教傳教士在中國以至遠東地區傳教的基地,涉及耶穌會、聖奧斯定會、聖多明我會、聖方濟各會、遣使會等不同天主教修會。明清時代進入宮廷、曾發揮過很大作用的外國傳教士,例如明末清初利馬竇、湯若望、南懷仁,清康、雍、乾時期徐日升、張誠、白晉、戴進賢、郎世寧、王致誠等人,都是先抵達澳門,在此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然後北上北京或中國各地。清代著名宮廷畫家郎世寧(其畫作有《三陽開泰》,圖三),就是在澳門聖保祿學院學習,今存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一帶(圖四、圖五),都是當時聖保祿學院遺址。

  嶺南畫派 「祖庭」可園

  近現代中國繪畫重要流派──嶺南畫派,是接受東西洋繪畫影響、中西相融的產物。早期代表「嶺南三傑」: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他們的弟子「嶺南四大家」: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及黃少強、方人定、司徒奇、趙崇正、李撫虹、何漆園等等。三傑中兩位:高劍父、陳樹人,是居廉的學生,高奇峰則為居廉的再傳弟子。而居廉是堂兄居巢的學生,因而「二居」是嶺南畫派祖師。二居應東莞可園主人張敬修之邀,長期客居可園(圖六),可園堪稱嶺南畫派「祖庭」。園中「草草草堂」就是居巢當年畫室「昔耶室」,前些年修房子時,曾發現牆壁上畫畫、貼裱留下的痕跡;雙清室「亞」字形玻璃上,還留有居巢篆書詩文。(圖七、八)

  張敬修(一八二四至一八六四年),東莞縣莞城人(圖九)。因抗英修炮台有功並捐官同知,被派往廣西任職,後以戰功升縣同知、知縣、廣西按察使、江西按察使。二居為廣東番禺隔山鄉(今廣州市海珠區)人,居巢早歲隨父寓居廣西。居廉小居巢十七歲,早歲喪父,由居巢帶大,並從堂兄學畫。二居被張聘為幕僚。居巢專心於繪畫藝術,居廉除學畫之外,確能運籌帷幄、屢建戰功,由張舉薦給朝廷,得授知縣、賞戴花翎。一八五○年起張兩次辭職回鄉,二居就隨之來到莞城營建可園,並住可園十餘年。

  居巢作畫提倡以形寫神,一反蘇軾開闢的宋元「文人畫」,寫意而不求形似的傳統;居巢、居廉開創「撞水」、「撞粉」繪畫技法,表現嶺南地區潤澤的花草和獨特風物。高劍父早年接受居廉、居巢教育,後留學日本,接受京都畫派影響,加入白馬會、太平洋畫會、水彩畫會等日本繪畫組織,研究東、西方繪畫,「折衷中西、融會古今」,推動傳統中國畫革新發展。(圖十)

  藝術園地 雅聚中心

  可園是二居藝術的樂土,亦是二居傳藝授業的講壇。張敬修與居巢亦友亦師,他酷愛梅、蘭,在園裏築「滋樹台」養植名貴蘭草,也以畫梅、蘭花知名,畫法與居巢如出一轍。他的侄子張嘉謨(鼎銘)也曾學畫於居巢、居廉,「師之十年,後遂負重名」(《東莞縣誌》)。

  居巢雖是居廉的老師,但幾乎未收其他學生。而居廉後來收了大批弟子,嶺南畫派早期畫家大多是他直接或間接學生,影響近百年。高劍父是居廉晚年弟子,他又將畫藝轉授兩位弟弟:高奇峰、高劍僧,以及楊元暉、陳芬、李鶴年、陳鑒、伍懿莊、關蕙農等等。陳樹人更受居廉鍾愛,將侄孫女居若文嫁其為妻。二高一陳在居老師藝術基礎上,吸收古今中外繪畫藝術成果,最終形成嶺南畫派,至今仍是兩廣、港澳佔主導地位的繪畫藝術流派。

  可園還是居廉的安樂窩。居廉和張敬修曾遭太平軍圍困,二人堅守孤城,成生死之交。後來張幫他請來十個妹仔為侍妾,紅袖添香夜讀書。

  可園還是當時嶺南文化名人活動中心。詩人張維屏、鄭獻甫、簡士良、陳良玉、何仁山等嶺南名流,經常應邀在此寫字畫畫、吟風弄月。張敬修還收藏一件稀世珍寶──唐琴「綠綺台」,為此在可園特築「綠綺樓」。張敬修去世後,此琴由著名篆刻家、收藏家鄧爾疋接手,一九二二年攜至香港,一九二九年在新界大埔特築「綠綺園」貯藏。一九四四年颱風吹毀園內建築,但古琴安然無恙,保藏至今。

  本文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