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香港故事》背後的那些人那些事\閔 捷

時間:2019-12-02 04:25:13來源:大公報

  圖:「寫信佬」球叔在油麻地玉器市場書信攤「梁老易」裏等待客人\洪雪華攝,圖:老戰士在沙頭角羅家大屋接受採訪,回憶抗戰往事\新華社記者李鋼攝,圖:新華社亞太總分社「香港故事」團隊

  二○一九年是格外磨心的一年,身處亂局中的香港,忽然很想重讀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有時候真的會這樣:你讀過的某一本書,會在某個時間段和某種情境下再度跳出來,幫你度過一段艱難時光,就好像你無意間播下的一粒種子,在你生命旅途中悄然綻放。

  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茨威格在晚年說:「以往歷史有節制地分落到一個國家、一個世紀的一切,我們這一代人最大限度地飽嘗了。以往,最多只是這一代人經歷了革命,下一代人遇到了暴亂,第三代人碰到了戰爭,第四代人嘗到了飢餓,第五代人遭遇了國際經濟的崩潰……而我們這一代人和年齡比我們稍大一些的人,有什麼事情沒有見過?有什麼事情沒遭受過?有什麼事情沒經歷過?但凡能想得到的一切災難,我們都從頭至尾一一飽嘗過,而且還沒有嘗盡。」

  飢餓、戰爭、經濟崩潰、暴亂,上一代香港人和比他們更年長的一代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新近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香港故事──五十個獨特視角講述「百變」香港》裏的很多人物都經歷過,如抗戰老兵林珍、羅競輝、黃清,慈善家田家炳,商業巨子呂志和,作家陶然等。這些書中人物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動態的「昨日世界」,並定格在當下。「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是有「中國百校之父」之稱的田家炳一生恪守的「朱柏廬治家格言」,對於香港的年輕一代,這些上一代香港人刻骨銘心的對物質匱乏和戰亂中流離失所的人生體驗,今日重溫更意味深長。

  走遍香港

  一位香港作家曾說:「如果香港是一本書,這部載着我們豐厚記憶的大書,應該在記錄一項項『大多數人』的故事之餘,配上一些生活在『大多數』邊緣,甚至以外的人物,與事物交織而成的『腳註』。」

  二○一八年六月新華社香港分社創辦並開播的「香港故事」欄目,正是我們作為記者對香港這座城市知性和感性的經驗和體驗,也是我們深耕香港、為這座城市所做的別致的「註腳」。《香港故事》一書是從這個欄目中精選了五十篇作品,這個欄目從開播至今,以每周一篇的節奏已播發了七十多篇稿件。

  為了尋找香港故事,我們像畫家到大自然中寫生一樣,深入香港社會的角角落落尋找靈感,循着歷史留下的蛛絲馬跡,去感受社會生活的變遷,感受生活的滄桑之美。從深水埗,到北角;從大澳漁村、到「袖珍小島」鴨洲;從天台之城,到夜闌深處……走遍香港,我們用腳步丈量歷史風煙的春風化雨,用心品讀繁華背後的世道人心。

  深水埗最後的「布市場」、街頭的報攤、巷子裏的「武俠味」、菜農的「朋友圈」、最後的抗戰老兵……揭開香港這個繁華都市的面紗,裏面藏着豐富而饒有趣味的香港故事,深耕這片沃土,《香港故事》挖掘出香港的另一番天地。

  一位美國記者曾說,故事是靈魂的食糧。有人說出了故事,有人咀嚼這些故事,故事幫我們的經驗塑形,讓我們得以不蒙着眼走過人生的旅途。若沒有故事,所有發生的事都將四處散佚,彼此之間毫無差別,沒有任何東西有任何意義。但是,一旦你把發生的事變成某個故事,所有跟人之所以為人有關的好東西也就會出現:你會笑,會敬畏,會滿腔熱血地行動,會被激怒,也會想改變一些事情。

  為了在報道中更有效地協同合作,「香港故事」欄目逐漸探索出一條機動靈活又行之有效的融媒體小分隊報道模式:選題確定後臨時組建團隊、協同採訪、各自創意、互相補台、互為補充、立體呈現。精心策劃,全情投入,文字、攝影、視頻團隊協作,成就了一篇篇融媒體報道的精品之作,也使「香港故事」逐漸成為被同業稱道的精品欄目。為了同一個選題,整個團隊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達到立體呈現的報道效果。

  人情百態

  有數十年「寫信佬」生涯的球叔,依然保存着陪伴了他四十多年的老式打字機;從十七歲就開始做霓虹燈的胡智楷,依然堅守着城市記憶的視覺符號。在對這些平凡人的細緻描述中,記者將人文關懷貫穿字裏行間。

  報攤是香港街頭隨處可見的,幾乎每條街上都有。在互聯網大潮的衝擊下,紙媒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報攤的生意怎麼樣?他們如何堅守?記者通過細心的觀察和深入的採訪寫出了《轉角遇到報攤》;因為偶然在微信朋友圈裏看到香港抗戰老兵聚會的照片,引發了我們的「尋訪之旅」:在西貢賽馬會大會堂、斬竹灣烈士碑園、沙頭角羅家大屋,我們循着一條看得見的足跡觸摸着一段看不見的歷史;蔡元培最後的日子是在香港度過的,在柯士甸道、北角、聖約翰大禮堂,尋訪這些當年留下蔡元培足跡的地方,依然能從歷史的遺跡中感受到他強大的精神力量。

  以樸素的心,投入真誠的情感,發現生活之美。「香港故事」欄目每次選取的點都不同,既有小人物,也有社會賢達;既有作家、畫家、醫生、藝人,也有菜農、外傭、創客、港漂……他們是生活中各行各業實實在在的人,個個眉目清晰,形態生動,有着樸素的情感,在工作和生活中敬業勤力,他們的喜怒哀樂、人情冷暖、隨大時代席捲而來的人生變遷,無需着墨過多,平實的筆觸就能真實地呈現出平凡生活的靜穆與端莊。而這種臻於化境的樸實無華,才是生活的本質。

  「香港故事」欄目的良苦用心得到了用戶和讀者的熱情回應。「『香港故事』屬於有情懷、有觀點、有溫度的專欄。落筆的角度繞過香港『購物天堂』的標籤,劃破維多利亞港燈火通明的夜幕,放緩高節奏化的港人腳步後,描述給讀者的是香港的另一面: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有別於都市化的民俗活動、深巷中的美食地圖、深入骨髓的人文氣息。」這是用戶「瀋陽日報」對香港故事欄目的評價。

  用戶也注意到,「香港故事」多篇稿件落筆點既有小人物的命運,又有大時代的波折。相對於充滿時效性的新聞稿件,該專欄更像是一間深夜食堂,展現出來更多的是世間人情百態。

  用戶「廣州日報」認為,該欄目的稿件總體而言寫得比較扎實,有歷史感和故事感,將人們的記憶與現狀、夢想與現實結合在一起,有衝擊力,容易引發讀者思考。

  付梓出版

  二○一九年八月,新華社亞太總分社開始着手將「香港故事」欄目稿件精選、重新編纂、結集成書。經過兩個月密鑼緊鼓的編輯、排版、印刷,《香港故事──五十個獨特視角講述「百變」香港》在十月初出版上市了。該書分為「風物地理」、「歷史天空」、「人物志」、「眾生相」、「生活百態」五個章節,帶領讀者走進街頭巷尾,領略風土人情,品味歷史點滴,看市井,看眾生。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在仔細通讀了全部書稿後欣然為本書作序,她在序言中說:「香港是本難懂的書。六月以來的修例風波,升級的暴力、持續的騷亂、起伏的人心,讓讀懂香港『難上加難』。很多人在憂心中發問:香港還會好嗎?若抬眼看今天的電視,依然是鬧哄哄的景象,不免讓人一聲嘆息;但如果低頭翻翻這本書,讀讀新華社香港分社記者帶給您的《香港故事》,心裏大概會亮起來。」她說:「深入這座城市的生活時間之中,看一看這些平凡人的香港故事,或許更能讀懂人心的大勢所趨,更能感受歷史的向陽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除了文字和圖片之外,還配有記者精心製作的二十個視頻作品,生動、立體、原汁原味地還原現場,惠英紅的演藝人生,夜色下的霓虹燈招牌,香港賽馬的從化家園,小巴路線牌的手寫藝人……讀者一掃二維碼便可觀看。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郭一鳴在題為《香港還會好嗎?》的書評中說:「對於土生土長的年輕一代,這本書也值得一讀。」他說:「展讀這本《香港故事》,看到一個個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場景、熟悉的人物,細味一個個近在身旁耳熟能詳的故事,當中所蘊含那些似乎已經遠去變得模糊的信念,那些令香港成為香港的力量,令我感動。」

  有香港讀者在香港媒體上刊發書評文章,認為此書「平凡小故事,真情寫大愛」,五十個故事,五十個獨特視角,生動地展現出每一個行走於這個城市的人,有溫度地講述着他們的共同點:積極向上,努力進取,把握時代大勢,珍惜每一個可能的發展機遇,即便在逆境和困境中,也不輕易言棄,詮釋着以「獅子山精神」為代表的城市人文。

  執筆寫作此文之際,因為一位新聞人的離世,這個秋天格外悲情──五十六歲的新華社國際部資深記者徐勇因突發心梗去世,在記者圈引起巨大漣漪。人們在紀念這位新聞人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反思新聞的初心。記得半年前在北京最後一次見到徐勇時,他說起浮躁的話題。相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紙媒的黃金歲月,他的這種堅守和理想主義也許顯得有些悲壯,但卻如此震撼人心。驀然回首,激情還在,層次豐富,刻骨銘心。致敬高貴而純粹的靈魂!也藉此機會向《香港故事》書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致敬!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