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北京城中軸線四之一/中華 優秀傳統 民族 家國情懷/姜舜源 文/圖

時間:2019-11-17 04:23:14來源:大公報

  圖:景山之巔南望中軸線

  目前北京市正全力投入「北京城中軸線」申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系統工程。南起外城正門永定門,北達內城北端鐘、鼓樓,長達八公里的元明清北京城中軸線,是現存世規模罕見的城市規劃軸線。中軸線上的明清皇宮、金元明清天壇,早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與一般「遺產」不同,北京城中軸線不是歷史化石,而是仍在發揮首都中心功能的現役城市設施;不但是北京城的歷史文脈,而且是中華文化的歷史文脈。她若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會更加豐富「世界遺產」的內涵,並使文化遺產煥發生機活力。本期起,「人文歷史」推出「北京城中軸線」系列,重點介紹北京城中軸線上關鍵文化財產,尤其是揭示其深邃內涵。

  景山之巔南望中軸線

  北京城中軸線歷史上的核心建築,是始於元「至元四年城(建都)京師」(元陶宗儀《輟耕錄》),明、清相沿六百四十五年(一二六七至一九一二年)的皇城;當今的核心建築,則是天安門廣場。這條中軸線相關區域,不但是歷史文化遺存,而且留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奮起抗爭的足跡、追求偉大復興的里程碑:一九○○年,「八國聯軍」炸毀正陽門、炮轟天安門、炸壞天安門前華表,中華民族遭遇空前災難;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兩千年封建統治落幕,皇宮變成「故宮」;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覺醒的現代中華兒女,在天安門前誓言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一九三○年起至抗日戰爭,實施《完整故宮保護方案》,從天安門到地安門,對中軸線核心區古建築群進行完整保護;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之後,「南苑抗戰」在中軸線南端打響,愛國將領佟麟閣、趙登禹率七千熱血青年,英勇抗擊日寇,壯烈殉國。

  此地參與和展示着新中國七十年奮鬥歷程:新中國成立之初,拓建天安門廣場,建造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這裏成為國家政治文化中心;改革開放之後,相繼在北延長線建設奧運村、奧體公園,北京重又成為國際都會;在南延長線附近建設南苑濕地公園,建設美麗中國。而屹立在天安門廣場中央、中軸線中點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挺起我們民族的脊樑,人民英雄們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北京城中軸線,集中展示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着我們民族一脈相傳的家國情懷。

  從江山社稷 到人民民主

  歷史上的皇城,中心是「九重宮闕」紫禁城,顯示「奉天承運」、皇權至上;皇宮前方「左祖(東為太廟)右社(西為社稷壇)」,表達「敬天法祖」為本、「江山社稷」為重的理念。進入新中國,天安門廣場主座是古建築天安門城樓,廣場中心人民英雄紀念碑、南端毛主席紀念堂、東廂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廂人民大會堂,則是現代建築。歷史在現代延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更加發揚光大。

  天安門廣場平面布局,實際上延續了「左祖右社」。只不過如今的「左祖」,已不是封建時代家天下的祖先,而是中華民族輝煌燦爛歷史遺存,即國家博物館歷史文物,中心殿堂是「古代中國」;是中華民族近代百年追求偉大復興的革命文物,中心殿堂是「復興之路」。這個「右社」,則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古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章句下》)等「民本」思想,發展為現代民主。屹立在「左祖右社」之間的人民英雄,左肩擔負着民族昨天的歷史,右肩托起新中國人民民主制度。人民大會堂內部布局,中央是萬人大禮堂,周圍是各省廳,也借鑒了《周禮.考工記》「明堂」中央為「太室」、周圍為「少室」的規制。明堂規制又源自上古生產勞動「井田」的「井」字結構,面闊、進深各三間,共計九間。

  合宮十二樓 重檐十二台

  縱貫北京古城的中軸線有什麼寓意?清代乾隆皇帝給出答案:原來是模仿黃帝「合宮十二樓」布局。明清中軸線上「仿古重檐台門」建築: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神武門、鼓樓、鐘樓,共十二座,對應《漢書.郊祀志》記載的「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十二樓對應一年十二個月,意在祈求豐收。而穿插在這些「台門」之間的大清門、中和殿、乾清門、交泰殿等單簷、無台座的非主座建築,就不計在內。乾隆帝考證明初永樂帝建造北京宮殿、改造北京城時規劃設計本義後,得出此結論。

  乾隆《御製詩餘集》卷二十,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年)十一月初九日《夜雪六韻》,於「十二重樓」下自註:「《十洲記》:『昆侖山一角有積金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樓十二所。』《漢書.郊祀志》:『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地名),名曰「迎年」。』是十二樓之數,雖出仙家,而黃帝時已有其制。考京師都城宮殿,成於永樂年間。其時,『機事皆決於姚廣孝』。按《明史》載:『廣孝通陰陽術數之學』,營建規制自多與議。今京師宮殿、城門,仿古重檐台門之制者,中一路(中軸線),曰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神武門、鼓樓、鐘樓,凡十有二。當時創建,不特借義《十洲記》所稱昆侖樓數,抑即仿黃帝時十二樓,以取迎年之義。是以明李時勉《北京賦》有雲『損益乎黃帝合宮之宜也』。」

  乾隆皇帝雖不是北京宮殿、北京城規劃設計奠基人,但是任職最久的主人和重要建設者。他追本溯源的考據思路,首先是「京師都城宮殿,成於永樂年間」,影響規劃設計決策的關鍵人物是姚廣孝。《明史》記載其時「機事皆決於姚廣孝」,那麼北京城規劃設計營建方案這樣的大事,必然參與決策。其次,以永樂近臣李時勉,在北京宮殿落成後所作《北京賦》為佐證,文中「損益乎黃帝合宮之宜也」,說明當時規劃的依據之一是「黃帝合宮」。合宮,黃帝時明堂。《屍子.君治》:「夫黃帝曰合宮,有虞氏曰總章,殷人曰陽館,周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祈求吉祥)。」然後追溯到《漢書.郊祀志》「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筆者考證,東漢班固《漢書》此文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命(名)曰『迎年』。」班固稍後同時代人應劭集解《漢書》說:「昆侖玄圃,五城十二樓,此仙人之所常居也。」「執期,地名也。」唐初顏師古解釋:「迎年,若言(如同說)祈年。」乾隆皇帝認為,建築科學不能以相傳為漢東方朔所著《海內十洲記》這種神話著作為依據,但「十二樓之數,雖出仙家,而黃帝時已有其制」,中華文明起源於黃帝,後世仙家此說是沿用了黃帝的學說,以黃帝為依據當然就沒有問題了。

  黃帝王屋山 明清三大殿

  實際上,永樂帝設計建造北京宮殿、改建北京城,完全接受了元大都城宮殿規劃設計原意和藍圖,包括觀念上法象黃帝王屋山。地處中原腹地洛陽附近的王屋山,主峰稱「天壇」,相傳是軒轅黃帝祭天之所,故一直是華夏聖山。東為日精峰,西為月華峰。最早地理着作《尚書.禹貢》,有「底柱(即黃河三門峽砥柱)、析城(夏都陽城的聖山),至於王屋」。晚唐杜光庭《天壇王屋山聖跡記》、明李濂《遊王屋山記》、清李誠《萬山綱目》,各時期著作都有記載,稱其「西接於昆邱(古人認定的華夏山川發源地昆侖山),東連於滄海」,「南視嵩峰、少室(中嶽嵩山太室山、少室山),大河(黃河)如帶;北望析城山,東北望太行,東觀日出,如生滄海」,為華夏腹地中心,「山形如王者屋」、「如王者車蓋」,故名「王屋山」。

  元大都宮殿法象王屋山,表示自己繼承了黃帝以來的法統。具體表現,一是皇城中心太液池中有萬歲山(今北海白塔山)、圓坻(今北海團城)、犀山台(今中南海水雲榭),象徵王屋「山有三重」(《尚書.禹貢》);二是元大內正衙大明殿及其正門大明門,象徵王屋山主峰天壇峰;大明門東有日精門、西有月華門,代表王屋山東峰日精峰、西峰月華峰。

  明初改造北京城,繼元大都宮殿之後,在平面布局上,繼續置皇城、宮城於都城前部(偏南部)。在宮殿規劃理念上,繼承和發展元大內取象黃帝王屋山的作法,以皇宮後靠山「萬歲山」(清代稱景山)代表王屋山,以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象徵王屋「山有三重」,華蓋殿(清代稱中和殿)代表王屋山主峰天壇;大內正寢乾清、交泰、坤甯後三宮,也是象徵王屋三重,乾清宮東西廡中心日精門、月華門,保存元大內舊名。

  天人合一 「天下中心」

  京城中軸線設計理念,源自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天帝居住在天空中央的紫微垣,天子──天帝之子君王,則居國都中心,模仿紫微垣而稱「紫禁城」。從更深層次說,京城中軸線實際上是古人認定的地球「本初子午線」。《漢書.元后傳》:「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把經都城長安南北延伸的國道稱為「子午道」;延伸至更遠方,「南北直相當」處,則有「子午谷」、「子午嶺」等。世界上文明發達較早的民族,往往有將自己視作世界「文化中心」的意識。例如近代英國,將經過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地球儀的經線,作為零度經線,即「本初子午線」。

  元大都城規劃設計師劉秉忠、郭守敬,都是著名的天文學家,一二六七年,確定將大內中軸線作為京城乃至全國、全球的本初子午線。在大內大明殿裏,陳設當時最先進的計時器,郭守敬設計製造的「七寶燈漏」,市中心建鐘鼓樓,報告標準「大都時間」,比英國一六七五年頒布「格林威治時間」,早四百○八年。康熙五十二年(一七一三年),清政府頒布《曆象考成》,並「即京師所居之度,定為『中華子午線』」(清乾嘉學者陳庚煥《地球考下》,清李祖陶《國朝文錄.惕園初稿文》卷二),重申這條中軸線的科學義涵。

  (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