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白雲明月 黔靈山

時間:2019-09-13 23:48:39來源:大公報

  圖:遊人在九龍浴佛石壁「摸福」

  「白雲消散盡,明月一輪圓」,是黔靈山弘福寺開山始祖赤松和尚的詩句。在赤松看來,其參悟多年的「萬法歸一」的去處,就是詩句所示的這種渾融境界。在這裏,「白雲」意指雜念,「明月」則指佛性。

  今天去到黔靈山,正對弘福寺山門,是一處彩繪淺浮雕的九龍浴佛石壁。經傳釋迦牟尼佛誕生時,九龍吐水為之沐浴,畫壁表現的正是這一傳說。畫壁上的釋迦牟尼是初生嬰兒形態,通身只穿一件蓮花紋飾的兜肚。兜肚原來的顏色已經看不出了。因為,遊客往往在山門前閉上眼睛,沿着默想中的直線,走到跟前,伸出一隻手掌,以摸到兜肚為最大彩頭。兜肚處為腹部,「腹」、「福」同音,摸到「腹」就是「福」了。摸「福」者眾,釋迦牟尼的兜肚也就難辨原來的顏色了。

  黔靈山原名大木羅山。距今三百四十七年的康熙十一年(1672)春,按世俗的眼光看已是成功人士的赤松和尚,得信士羅妙德慷慨捐助大木羅山四平方公里土地,興建「駐錫勝地」。有記載說,時任貴州巡撫曹申吉甚至親任工程督導。赤松本人則親自操勞,積三十二年建成梵剎。自此,木羅山改稱黔靈山,成為貴州第一名區。

  其實,赤松和尚一生行事狀,也是「白雲消散盡,明月一輪圓」的鮮活版本。記載顯示,赤松俗姓韓,名景琦,明崇禎七年(1634)四月二十四日生於四川潼川東塔山青藤壩,排行第五,其家庭本為當地望族,但六歲時「父親見背」,此後先由哥哥撫養,又由叔父接入城中,再過繼杜姓為子,避亂入黔。如此迭經變故,終於厭棄儒學科舉和正常婚配之路,十五歲時,走上探求人生究竟的出家修行之路。

  赤松早年也曾混入外道,十九歲那年,得遇今後影響他一生的靈藥慧宗,終歸正途。後者替他披剃,取法名為道領。在靈藥的指引下,赤松遍參名師,終於成為中國五大禪宗之一臨濟宗第三十三代傳人。從修行的角度,自然是一路白雲消散,終得一輪明月正圓;而從世俗的觀點看,則又是一個備嘗艱辛、逆境崛起、走向成功的勵志故事,至今還能給人多方面的啟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