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醫者之言\癌症治療漸邁向基因化\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

時間:2019-07-22 04:23:14來源:大公報

  圖:化療是傳統治癌方法,副作用較多

  醫學不斷進步,連帶以往被視為絕症的晚期癌症,也漸漸變成慢性疾病。癌症治療的一大進步,在於科學家對癌細胞的結構和細胞內的訊息傳遞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從而研發出一系列針對性的藥物,稱之為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

  隨着人口老化,患上癌症的機會也不斷增加,每年因癌症死亡的個案仍有上升趨勢。近年,全球科學家都致力研究應付與日俱增的癌症個案,雖然距離百分百根治晚期癌症,仍有很漫長的道路,但延長壽命,與腫瘤共存的短期目標亦已達成。透過先進的基因技術,解開了癌細胞的神秘面紗,發現癌症成因,存活狀態等,從而可以研發出極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所以,現今醫學界都將癌症治療漸漸邁向基因化。

  標靶/免疫治療副作用少

  簡單而言,只要在腫瘤細胞檢測到相關的基因狀態(如突變或野生),就可使用相關的標靶藥物,針對癌細胞進行消滅,而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減少治療副作用。正因如此,世界性的藥物研發,都集中在發掘癌細胞內的靶點和相關藥物,以往傳統的化療藥物,愈來愈少新的研發了。

  舉個例子,若有病人剛確診晚期肺癌,腫瘤科醫生首要建議抽取病人腫瘤組織作準確診斷,和基因檢查。現時非小細胞肺癌的基因檢查包括EGFR、ALK、ROS1、PDL1,以上每一組的基因標誌物,都有相關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如檢查脗合,病人就可以選擇比化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相反,如基因檢查不符合,病人就只可以進行傳統「有殺錯、無放過」的化學治療了。

  近年針對癌症的治療新星,還有免疫治療。它的機理簡單,在於重啟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利用自身白血球攻擊癌細胞,所以沒太大毒性,副作用亦相對化療和標靶藥物更少,適合年長病人使用。很多醫學研究顯示,若果腫瘤的基因標誌物PDL1表達愈高,免疫治療效果愈好。

  腫瘤基因狀態因人而異

  以上例子正好說明,不論是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關鍵在於腫瘤的基因狀態。縱使同一癌症,不同病人體內腫瘤的基因狀態都不一樣,所以治療方法都各有不同。癌症治療從此變得更加個人化和精準。

  正因基因狀態如此重要,坊間某些公司提供檢驗三百至五百多種腫瘤基因狀態服務。對癌症治療來說,可謂有利有弊。好處是當已知的標準治療方案用盡時,可以參考幾百種基因檢測的結果,試圖借用其他癌症的標靶藥物作治療方案。例如常見的乳癌基因HER2,有可能出現在肺癌細胞內,但針對乳癌HER2的標靶藥在肺癌上是否有療效呢?仍然是一個問號。

  因為沒有實質臨床研究,醫生很難單憑基因狀態去判斷治療成效,縱使發現了某個基因突變,但它是否腫瘤生長的核心靶點,則無從稽考,打個比喻,即使封阻了肺癌內的HER2,也未必能有效控制腫瘤,因為HER2在肺癌內就不是核心靶點。加上現今科技未能檢驗出來、或未知的基因仍有成千上萬,如何決定哪個基因才是核心靶點,就要依靠傳統的臨床實驗,真實地用在病人身上,加以觀察成效,才會得到結論。

  針對性的標靶藥物寥寥

  另一方面,即使現今醫學科技能檢驗出幾百種癌症基因狀態,但可供使用的相關標靶藥物,卻寥寥可數。很多情況是,檢驗過幾百種癌症基因狀態,總會發現幾個異常基因,可惜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和沒有針對性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結果還是維持原判。

  為了省卻檢查費用和時間,現時筆者習慣先檢驗癌細胞的基因熱點(即有相關藥物和臨床數據支持的靶點),若發現基因狀態脗合,才會使用針對性的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否則就會使用傳統治療方案如化療電療等。因為,以上做法都是由臨床研究得出來的標準治療,屬於實證醫學。到了用盡所有標準治療後,才會考慮檢驗其他腫瘤基因狀態,嘗試借用其他癌症治療藥物,為病人作最後努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