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文人墨客,千古風流

時間:2019-01-23 03:17:24來源:大公報

  圖:海口市五公祠內「蘇公祠」壁畫上,蘇軾在海南製墨

  享譽中外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印刷術位列其一,她與造紙術一起,為人類文化的保存和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古代中國墨的特殊耐久性,使今人能看清兩千多年前的文字、圖畫;而我國古代製墨業的發達,為印刷術的普及提供了物質基礎。古代「文墨」並稱,說明墨在中華文明中的特殊地位。唐李白曾寫詩述墨:「上黨碧松煙,夷陵丹砂末。蘭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黃頭奴子雙鴉鬟,錦囊養之懷袖間。今日贈與蘭亭去,興來灑筆會稽山。」松煙丹砂,黑赭兩色,輔以蘭麝,貯之錦囊。時來醉吟,揮毫潑墨,水雲散盡後,丹青代代傳。\單淩寒 文、圖

  墨之歷史,與書寫同源。明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記載,上古無墨,只是用竹挺蘸漆書寫,中古時才開始用石墨磨汁書寫,有人稱其為「延安石液」;直到魏晉,才開始出現墨丸,乃是用漆煙、松煤雜和製作而成。古人囿於所見有限,認識不夠完備,但從現代考古發掘成果來看,情況大抵如此,只是人工製墨時間稍有提前。

  源於繪畫,「邢夷始製墨」

  墨之形成,是從繪畫顏料中演變而來,史前文明中,先民就以五彩彰於衣物,用五色施以器物,即青黃赤白黑,謂之正色。黑色正是墨之濫觴。原始顏料多為礦物粉末,《山海經》對這種天然顏料礦石產地多有記載。作為書寫繪畫材料之用的石墨,應為石脂,亦稱石惶,又名畫眉石。一九七九年陝西臨潼姜寨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套繪畫用具,裏面除了研磨器、陶水杯之外,研磨器的凹槽處,還放置着數塊黑色天然染料,後經化驗是礦物氧化錳。直至西周,出現了人工墨。明科學史家羅頎《物原》說:邢夷作墨,史籀始墨書於帛。明董斯張《廣博物志》說:墨始造於黃帝之時,一雲田真造墨。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則指出:上古以竹挺點漆而書;中古有墨石,可磨汁以書;至魏晉間,始有墨丸,以漆煙和松煤為之,所以晉人多用凹心硯,正以磨墨丸,貯其瀋也。《述古書法纂》稱:「邢夷始製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人工墨出現後,天然墨逐漸被淘汰,至漢代,出現了成塊的墨。一九五五年河南陝縣劉家渠東漢墓出土的殘墨,即是用模具壓製而成。漢墨的原料一般取自松煙,或者桐煙。最初是用手捏合,鬆散易碎,後改為模具壓製,並不斷改良工藝,經入膠,和劑、蒸杵等工序製為墨錠。

  早期製墨之人多為手工工人,間或有名人監製或指導,如三國時的書法家韋誕,製墨「一點如漆」,其所製墨被稱為「仲將墨」、「韋誕墨」。

  唐設墨官,名家輩出

  至唐,始有專門製墨的墨工名家,如祖敏、奚鼐、奚鼎等。唐代設立墨官,祖氏曾為之,以上黨(山西長治)產松心為佳,鹿角膠煎為膏和之,易水盛產松木,需每年向朝廷貢墨,製墨之人不唯祖氏,故有李白「上黨碧松煙」之句。

  尤其是易水(今屬河北省)奚氏,奚鼐是唐末製墨名匠,其所製墨,色澤黑亮,氣味馥香,墨上印有「奚鼐」或「庚申」二字。奚鼎是奚鼐之弟,奚鼐之子奚超在唐末為避戰亂,攜家逃亡,途經安徽,見那裏松林茂盛,溪水清澈,製墨原料充足,便定居於此,並以製墨為生,奚墨很快成名,奚超被南唐國主任命為製墨官,並賜國姓李。李超及其子廷寬、廷珪,其孫承安、承宴等人都是製墨名家,他們為南唐王朝生產了許多珍貴的名墨,號稱「李墨」,尤以李廷珪為著。他製墨時加入了藤黃、犀角、真珠、巴豆等香料和藥材,製作工藝比之前更複雜、精細,墨樣也推陳出新,設計出劍脊龍紋圓餅、雙脊鯉魚、烏玉玦、蟠龍彈丸等。奚氏也因此成了徽墨的創始人,技藝傳承千年至今。宋代書法家蔡襄曾評價李廷珪墨質地細密,磨至薄片時,如刀片一樣鋒利,甚至可削動木頭。墨入水中經月不壞。

  開寶八年(九七五年),北宋大軍攻克金陵,南唐滅亡。隨着後主李煜一起被押解至汴京的,還有南唐宮中珍寶,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李廷珪墨。但這些墨在當時並未被特別珍視,很大一部分被製成黑漆,用在維修大相國寺上了,李墨因此被損耗大半。嘉佑中,宋仁宗於殿內宴近臣,還曾以此墨賜之。但到了宋徽宗年間,李墨已相當稀有,成了文人騷客爭相貯藏的寶物,故有「黃金易得,李墨難求」之說。墨不易長期保存,流傳至今唐墨絕少。

  大唐遺韻,文府徽墨

  文府墨一九七八年出土於安徽祁門縣的宋代墓葬中,因墓葬區地下水豐沛,發現時此墨已浸泡在水中多時;出土時,上端殘缺,下端斷為兩截,殘缺部分呈扁長條狀,兩側弧邊。殘存部分長八點一五厘米、寬二點七五厘米、厚約零點九厘米,重十八點二克。考古人員據墨面的字跡勾描,正面殘留字體為楷書「文」、「府」二字,反面殘留為楷書「製」字,故定名「文府墨」。該墨藏於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一九八七年經傅熹年、啟功、謝稚柳、徐邦達等先生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徽墨實物。

  墨體文字略凸於表面,邊緣墨面略突,應為壓印所致。文府墨表面平整、緊密,兩側呈弧狀且較為疏鬆,有斑點狀落屑。銘文和款識應是在墨坯定型後,尚未乾燥前,用刻有文字的墨印鈐壓而成。細察文府墨底部,色澤較其他部位更顯黝黑,撫觸光滑,且有膠光泛出,其中一邊為委角,可以確定是研磨所致。綜合其形制特點判斷,此墨雖從北宋墓出土,但製作年代應在宋以前。

  文府墨曾在地下積水中長期浸泡,但墨形、光澤依舊,可見其工藝高超,凝固性、防裂性之佳,達到了千年依舊的佳境。

  「翰林風月」,李廷珪墨

  易水奚氏,被譽為「徽墨始祖」。元代陸友《墨史》有雲李超墨「其堅如玉,其紋如犀。」書寫數十幅字不耗一、二分墨,南唐徐鉉為太簡時,言其幼年曾用過一挺李超墨,長不過尺,細如筷子,與其弟徐鍇兩人共用,日書不下五千字,歷十年乃盡。再據宋代范正敏《遁齋閒覽》記載,大中祥符(一○○八年至一○一六年)時,有貴族偶然將一李廷珪墨遺落水中,覺其必為水所壞,所以就沒有撈取。幾個月後,在池邊飲酒時,又不小心將一金器墮入水中,就令善水者打撈,除金器外,並得所遺之墨,色澤如故,表裏如新。宋代著名墨工潘谷在秦少游家中見到李氏之墨半錠時,竟下拜說:「真李氏故物也,我生再見矣!」可見宋代文人對李墨的推崇。

  數百年後,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年)春,時任陝西巡撫的畢沅向乾隆帝進獻了一方古墨。通體堅實細膩,墨面黝黑光亮,一面泥金草書「翰林風月」四字,另一面朱書三個已模糊難辨的草體字。古墨上遍布古樸獨特的細碎雲紋,變幻奇特,有如天空中翻捲的濃雲,工藝極為精湛。此墨正是歷史上有名的五代時期南唐李廷珪所製的墨。

  畢沅所送之墨,很得乾隆皇帝歡心,乾隆帝素愛書法,但對這樣的文房之寶,竟也捨不得用,還因此在養心殿西暖閣專門闢出一室,命名為「墨雲室」,並親筆御書「墨雲室」匾額。與「三希堂」相對應並齊名,「三希堂」因藏王珣《伯遠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這三件稀世法書而聞名於世,但「墨雲室」則因珍存一方古墨而聲名遠揚。可見此墨,在乾隆帝心目中的位置。

  此方李廷珪製墨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因乾隆帝對此墨之珍愛,曾於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命人依樣仿製過一方「翰林風月墨」,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翰林風月」這方寶墨還曾被福康安精心設計,以緙絲的技藝精心的留在手卷之上,進獻於乾隆帝。

  「蘇軾手製」,商家促銷

  墨至宋而極盡精工,宋人對墨可謂一往情深。宋代文化巨擘司馬光、蘇東坡、黃庭堅等都嗜墨成癖,風氣所及,一般的文人士大夫也都以藏墨、蓄墨、賞墨為能事,以至於宋代製墨業繁榮。蘇軾有首次韻唱和詩言其所藏墨:「我生百事不掛眼,時人謬說雲工此。世間有癖念誰無,傾身障簏尤堪鄙。人生當着幾緉屐,定心肯為微物起。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風霜侵髮齒。非人磨墨墨磨人,瓶應未罄罍先恥。逝將振衣歸故國,數畝荒園自鋤理。作書寄君君莫笑,但覓來禽與青李。一螺點漆便有餘,萬灶燒松何處使。君不見永寧第中搗龍麝,列屋閒居清且美。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雲委。時聞五斛賜蛾綠,不惜千金求獺髓。聞君此詩當大笑,寒窗冷硯冰生水。」世間有癖好之人皆是,蘇軾對墨之喜愛毫不掩飾,所藏墨以己之用度足支三十年,恐怕墨未完而髮已斑。

  世人皆雲蘇軾工製墨,葉夢得《避暑錄話》曾記載一則趣事,宣和初,有一江西墨商潘衡,自稱曾在海南為蘇軾造墨,並得蘇軾造墨之法,世人爭相購買,銷量甚好。其後作者在許昌遇蘇軾之子蘇過,遂詢問此事,並求造墨之法。蘇過大笑,說父親造墨哪有什麼方法,只是在海南的時候閒來無事,恰好潘衡到訪,兩人為消遣,就別置一小室製墨,斫木枝焚燒以取煙,夜裏餘火差點把房子點着。第二天火盡取灰數兩,又苦於無膠和墨,就用牛皮代替,黏性不能使墨堅挺,僅得十餘件如手指般大小的墨塊。蘇軾亦絕倒,潘衡辭去之後,應該改良了做法,只是借蘇軾之名以行銷售之實。

  蘇軾海南造墨確有其事,其自書《記海南作墨》:「己卯臘月二十三,墨灶火發,幾焚屋;救滅,遂罷作墨。得佳墨大小幾百丸,入漆者幾百丸,足以了一世。仍以遺人,所不知者何人也。餘松明一車,仍以照夜。」海南松多,煤也豐富,造墨原料充足,幾次差點把房子點着,也是有的,據史料記載蘇軾在海南令潘衡所造之墨銘曰「海南松煤」。「君不見永寧第中搗龍麝,列屋閒居清且美。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雲委。時聞五斛賜蛾綠,不惜千金求獺髓。」可見當時宋代製墨業之發達,藏墨之人眾多,好事者精搗龍麝,列屋貯之,「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雲委。」言所藏之墨形制,精美若斯,愛好之人不惜重金求之。宋詩尚理,蘇軾是其代表,其間不免對此奢靡貯墨之風的感嘆,「非人磨墨墨磨人」,嗜墨之心一旦偏執,為物役使,實在不是人在磨墨,而成了墨在磨去人的心性。也正如他在另一篇文字所言「人嘗惜墨墨不磨,終當為墨所磨。」發人深思。

  墨之星輝,九華朱覲

  宋墨現存世不多,一九八八年安徽合肥市村民在自家後院挖魚塘時,發現一座古墓。在隨後的搶救性發掘中,共出土文物六十五件,其中有宋墨兩錠,「九華朱覲墨」和「歙州黃山張谷墨」。九華朱覲墨局部有裂紋,形狀基本完好,墨呈梭形,正面中部陽文楷書銘「九華朱覲墨」,背面棗核形線框內有鳳形花紋,線框兩端匯合成圓形印紋,圈內各有一陽文楷書「香」字,從紋飾來看,係用墨模製成。「朱覲」是製墨人姓名,古人製墨常於墨模上銘墨工名姓,並與地名連綴,以示「物勒工名」之意。元陸友篡《墨史》記載:「朱覲,九華人,善用膠,做『軟劑出光』墨。」可以得知朱覲是九華人無疑。所謂「軟劑」,指製墨時調和的煙泥製劑較軟。「九華朱覲墨」雖在水中浸泡近九百年,但質地形狀基本未變,模印紋飾、文字仍清晰可見,真正堪稱「其堅如玉,其紋如犀」了。

  蘇軾曾作詩悼念宋代製墨名家潘谷:「世人重耳輕目前,區區張李爭媸妍。一朝入海尋李白,空看人間畫墨仙。」人事易變,物卻不然,古墨幾經塵世,被文人鐫刻,千古風流,一朝盡覽。

  (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博館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