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柳疃鎮:中國近代絲路發祥地

時間:2018-09-16 03:16:07來源:大公報

  圖:中國柳疃絲綢文化博物館記錄了盛極一時的柳疃絲綢

  位於山東省昌邑市區約十公里的柳疃鎮,北鄰渤海萊州灣,是中國近代絲綢史上著名的柳疃絲綢的發祥地。清代末年至民國初年,是柳疃鎮絲綢業的鼎盛時期,周圍數百村莊,幾乎家家有織機,從業人數不下十萬人。/大公報記者 胡卧龍 文、圖

  柳疃絲綢在鼎盛期有「日上市三千六百匹神綢」之說,年出口柞綢約六十萬匹,主要運往北京、上海、青島、洛陽、香港等地,國外則銷往德國、英國、美國、法國和東南亞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柳疃絲綢以其色澤艷麗、工藝精湛、質地柔軟、穿着舒適而名揚四海,在絲綢之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由於柳疃絲綢銷往世界各地,大批昌邑人「上北洋、下南洋」到國外行銷絲綢,許多人在國外定居,使昌邑成為華僑之鄉。

  先驅兄弟 埋骨異鄉

  柳疃繭綢,創始於清代嘉慶年間,發展於道光年間,到清末民初最為繁榮。

  昌邑一帶至今流傳着「窮走南,富走京,走投無路下關東」的諺語,講述了先輩們背着包袱歷經千辛萬險拓展銷售渠道的故事。其中就有楊氏數代前赴後繼下南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事跡。

  最早下南洋的是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年)楊岱山兄弟二人,他們帶着絲綢南下爪哇,徐忠紹、徐長庚等在同時代也曾到達印尼。此後下南洋的逐漸增多,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進入高潮,昌邑真正成為華僑之鄉。

  光緒年間,柳疃絲綢進入繁榮期,經營者眾多,銷路通暢,家境富裕有點本錢的,便鋌而走險,憑藉列強對中國的「門戶開放」從開放的通商口岸漂洋過海下南洋經銷絲綢。

  光緒四年楊岱山、楊嵩山兄弟二人帶了柳疃絲綢去東印度爪哇等地銷售。二人在海上漂泊三個月後來到印尼,略微熟悉環境後開始背着包袱沿街串賣絲綢。

  由於語言不通,報價還價全靠打手勢,一天下來賣不出幾尺綢,有時還因打錯手勢遭人誤解。跑一天,累得渾身酸痛,還要受當地人的白眼,除去吃住費用,賺的也不多。一年多時間,二人輾轉諸島,把柳疃絲綢帶到南洋各個角落。

  當時,山東南洋遠隔萬里,路費本錢匱乏,又因日本侵佔琉球,經常在海上騷擾,海上交通不時受阻。兄弟二人十分窘迫,最後淪落到本利皆空的地步。楊岱山抑鬱成疾,客死異鄉。楊嵩山也因水土不服染病不起,一八八二年在雅加達病逝。

  開設綢莊 扎根南洋

  楊岱山之子楊茂春得知父伯二人在印尼去世,變賣田地兩次去印尼,帶回父輩遺骨。楊茂春在短時間內熟悉了南洋群島的風土人情,特別是了解當地人們對柳疃絲綢的渴求。通過聯絡父輩故交,他意識到父伯之所以失敗,主要是銷售和貨源脫節。

  回國後他一面籌集資金,一面結交夥友,決心建立新的銷售機制,拓展南洋絲綢之路。

  一八八五年,楊茂春與堂弟楊茂德、侄子楊玉成帶了一批絲綢,渡海到達爪哇島,在父輩生活過的雅加達等地背包袱沿街串賣。一年後,貨物售出,獲利頗多,楊茂春便回國上貨,在柳疃建立自己的綢莊「源興恆」,專供外商。後來,楊茂德在雅加達租賃了一所房子,開辦了「源興泰」絲綢莊,生意逐漸興隆。楊茂春又讓侄子楊玉成在廣東汕頭成立「源興泰」分號,作為向南洋運貨的中轉站。他們從柳疃買綢,青島裝船運到汕頭,由汕頭轉運往南洋各地。攤子鋪開了,絲綢之路打開了,柳疃絲綢源源不斷地運往南洋,生意興隆,夥友們不斷往家裏寄錢,吸引了不少當地老鄉,紛紛入夥去南洋賣綢。

  在楊氏影響下,昌邑及附近各縣下南洋漸成風氣。從光緒初年(一八七五年)到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下南洋賣絲綢的不下萬人,他們遍布南洋諸國,有的甚至遠到澳洲、非洲。

  《楊茂春公墓碑》記曰:「鄉人受公汲引,繼起商南洋者日益多,今至英、荷屬地,談及華商華產,輒稱楊氏叔侄與昌邑繭綢,蓋非僅一家一邑之光矣。」

  絲業薈萃 機戶如林

  「九一八事變」後,海上絲綢之路受阻,「七七事變」後,南洋華商遭到日本的遏制和掠奪,楊氏叔侄及部分下南洋的人,只能陸續從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繞道回國,也有留在當地成家立業或遠走歐洲的。由於銷路受阻,柳疃的絲綢生意漸漸衰落,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佔領南洋群島,絲綢之路斷絕,華僑改從別業。

  追溯歷史,周朝時,柳疃附近就養蠶織帛。據《昌邑縣誌》記載,漢代絲綢之路時,青州屬地濰縣以北是主要產地,柳疃即屬此域。明代史載勳著文稱柳疃一帶擅「男耕女織」。鼎盛時期的柳疃絲綢,是特指用野生的柞蠶為原料織造的繭綢。

  一九○二年王元綖著《野蠶錄》載:「今之繭綢,以萊為盛,萊之昌邑柳疃集,為絲業薈萃之區,機戶如林,商賈駢坒,繭綢之名,溢於四方。除各直省外,至於新疆、回疆、前後藏、內外蒙古,裨販絡繹,不絕於道。」

  嘉慶年間,昌邑自然災害頻繁,昌邑柳疃一帶到周邊販柞綢的人多起來,設置了專門進行收購的柞綢莊。嘉慶末年,掌握了纊絲和織綢技術的人把柞蠶繭購回昌邑,自己纊絲,自己織綢,並運到北京去賣。昌邑逐步發展起進料製作柞綢的柳疃絲綢業。

  柞綢生產在中國整個絲綢業的地位從清朝道光年間後日漸重要,近代中國柞綢生產的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出口外銷的增長,同時柞綢作為中國特產在國際市場並無競爭對手。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後,即光緒宣統年間,柞綢出口量逐年增加,柳疃絲綢發展更為迅猛。特別是民國初年,柞綢出口量極為興旺,到民國四五年達到了鼎盛時期。

  一九三四年《山東絲綢調查》記載,當時柳疃一帶,從事絲綢生產和絲綢貿易者約十萬人,每年出口柞綢達六十萬匹之多。僅「復興店」綢莊,年經營量即達八千匹。

  商號林立 金融發達

  柳疃絲綢業的發展,使柳疃的金融市場也很快繁榮起來,這裏的絲綢工商業者不斷開拓市場,逐步在上海、北京、煙台、青島、張家口以及東北等地投資興辦絲綢和印染,甚至金融等企業。

  道光初年,柳疃絲綢形成一種獨立的柞綢產品後,發展很快,到道光末年開始出現了一批絲綢商號。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在柳疃首先開設的絲綢專業企業是「福盛繭店」。隨着柳疃絲綢的不斷發展,需要的柞蠶也日益增加。柞蠶的生產是有季節性的,每年只有春秋兩季兩次收繭。柳疃絲綢發展起來後,柞繭需求量增大,並且必須連續供繭,繭業專營店便應運而生。福盛繭店的創始人之一趙連運專門到產區坐莊收繭,繭店發展勢頭很好。不久「廣盛繭店」等專營繭店也陸續開張。

  隨着絲綢業的發展,福盛繭店不斷擴大,趙連運的兒子趙樂友將其改名為「復興店」,不但經營柞蠶,而且也開機房織機,在北京又開了專營柞綢的「復興店」。

  到民國初年,趙家在瓦城村置地二百多畝,在各城市開設機房多處,工人達數千之多。趙樂友的弟弟趙樂全到東北大興安嶺開辦了「復興信」以經營柞綢織綢為主,還兼營糧食、麵粉、燒酒等。復興信麵粉廠規模很大,運糧運麵的火車甚至可以直接開進廠裏裝卸貨物。

  開辦絲綢企業,最重要的是資金問題,柳疃的絲綢經營者們,不但通過經營積累了必要的資金,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融資經驗。

  姜家寨村姜士昌自嘉慶末年在本村開設「松柏堂」,收買當地織的棉布,讓其子姜振彩用手推車運到北京去賣。他們在北京信譽很高,被譽為「寨子布」。後來,姜振彩在北京坐莊開辦了「長春泰」布莊,威信極高,也兼營錢業和旅店。當時,膠東各縣舉人到北京趕考,先把銀子投寄到姜家寨「松柏堂」,到北京住進「長春泰」,支出銀子參加考試。

  長春泰通過舉子們的應考旅費,融會了大量資金,擴大了企業。除了長春泰,姜士昌其餘三子也在北京開設商號,經營柞綢等行業。

  姜家寨「松柏堂」後改名為「延慶堂」,至姜士昌之孫姜述賢經營時,「延慶堂」資產多達上百萬兩白銀,從北京往「延慶堂」送銀子的鏢車,有時一天可達三輛。「延慶堂」還專門僱用鏢師來保衛自己的商號,在北京紡織品市場佔據重要位置。

  誠信共贏 勇於開拓

  柳疃絲綢的發展吸引了各地的投資者,他們來到柳疃投資開辦商號、銀號,許多商號向全國各大城市投資興辦各類企業,到一九○二年,柳疃及附近商號達四百餘家,僅柳疃街就有復興店、德祥泰、福盛茂等上百家。

  柳疃絲綢業的發展,使昌邑的經營者從封建小作坊中解放出來,形成了規模生產和走出昌邑「闖關東」、「闖東北」、「闖北洋」、「下南洋」的「開放意識」。

  柳疃絲綢的經營者有着很強的「合作意識」,不僅股東要合作,掌櫃要合作,「東家」和「西家」更要合作,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生機和活力。另外,作坊各工序也必須合作,以保證絲綢產品整體上的品質。

  柳疃絲綢的經營者們都富有開拓精神。經過不斷改進織綢工藝,相繼闖出了纊絲綢、漿綢、制服綢和棉府綢等品種,把工廠從柳疃開辦到膠東、東北和各大城市,把市場開拓到全世界。

  昌邑人靠信譽發展絲綢業,他們在店舖名稱中常使用「德」、「信」、「義」等字眼,如「利順德」、「天有信」、「義泰祥」等,相互信賴,共同走出一條發展之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